李天舒的直白讓蔡明奇有些接受不了,這個新來的年輕部長有些太過急功近利了吧?和自己都不熟悉就能夠做出如此的舉動?
李天舒自然不是那麼盲目的人,他既然能夠第一時間把蔡明奇給喊出來,那麼就說明瞭他對蔡明奇是有一些瞭解的。
蔡明奇的背景身份什麼的,他調查的也是非常的清楚,而且在教育部的地位他也是非常的瞭解,李天舒的直截了當來源於這裡。
如果蔡明奇是某一個勢力的人,李天舒或許不會這麼直截了當,但是他得知蔡明奇就是孤家寡人一個的時候,李天舒自然是丟擲了自己的橄欖枝。
李天舒也知道憑借這一句話,蔡明奇是很難相信自己的,他既然到現在也沒有選擇一個什麼樣的後臺,那就隻能夠說明這些後臺他看不上眼。
既然看不上眼,就說明蔡明奇是一個有著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的人,他不甘於就這麼渾渾噩噩的過一輩子,從之前他的履曆上也是可以看得出來。
蔡明奇他本身就是一個改革派,李天舒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才,有些時候找一些人才也是很難的,李天舒覺得蔡明奇能夠在未來的改革的道路上給予自己一些幫助。
他並不是要積攢什麼勢力,如果真正的要積攢勢力的話,他第一個要開啟的就是教育部人事司的司長,而李天舒並沒有這麼做,他第一個還是毅然決然的要把蔡明奇收入囊中。
蔡明奇的臉上浮現出一絲猶豫,這種猶豫蔡明奇自己也知道,李天舒這樣直截了當的人,他還真是第一次見到,難不成他就不擔心自己麼?
蔡明奇覺得有兩個可能性,第一個就是李天舒急於的要在教育部建立自己的勢力,第二個就是李天舒用自己的投靠來贏得別人的尊重,這也是一種實力的體現。
蔡明奇看著李天舒的笑容,肅然道:“部長,改革不是兒戲,也不是成天掛在嘴上說說就能夠改革的,有雄心壯誌的領導我見得多了,最後……”
李天舒瞭解蔡明奇的想法,蔡明奇是對自己沒有信心,或許是官場上就很難讓人有信心,真正的改革哪一次不是陣痛?哪一次不要犧牲一批人呢?
李天舒如此年輕有為的幹部,他願意當這個改革的排頭兵?蔡明奇感覺有些不可思議。蔡明奇沒有仔細的研究過李天舒,他覺得沒有什麼好研究的。
李天舒這個人他還是知道的,比較年輕的幹部,當然他對這些關心的並不是很多,他一直都沉浸於改革之中,雖然多年來未有太大的建樹,但是他還是為之努力。
李天舒笑著道:“國有企業改革,不知道蔡司長認為如何?”
蔡明奇一說到國有企業改革,立馬就來了興趣道:“國有企業有著它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的意義,我國的國有企業在一定時期是有著很大的作用,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有企業勢必會不適應潮流,那麼改革就成為了一個挽回國有企業頹勢,增強民營企業發展空間的一個必要途徑……”
蔡明奇開始侃侃而談,李天舒嗬嗬一笑道:“華夏的國有企業改革最先改革的是哪裡?嗬嗬,中原省的恆梁市聽說過吧?”
“恆梁市是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初期非常成功和典型的範例,這個我當然知道……”蔡明奇嗬嗬一笑道。
“當年我在恆梁市的時候,主導了恆梁市國有企業改革,雖然規模不大,但是我覺得還是具有一些意義的……”李天舒笑著道。
“部長您……您是,哦哦哦,我想起來,我說呢,對對對……”蔡明奇一下子變得有些興奮了起來,李天舒當然可是叱吒風雲的人物,隻不過蔡明奇一時半會忘記了。
李天舒道:“我從政的十幾年來,遇到的改革數不勝數,我從來都沒有因此退縮過,而且我每一次都能夠有一些成就,這個就是為什麼我如此年輕,卻能夠到達這個位置的一個原因。”
蔡明奇有些佩服的看著李天舒,李天舒繼續道:“有些人隻看到了我光鮮的一麵,卻沒有看到改革背後的刀光劍影,可以說一個不小心我就可能跌入萬丈深淵,那為什麼我要堅持?”
蔡明奇被帶著,自然的就問道:“為什麼?”
李天舒笑著道:“我有我自己的理想,有我自己為之要實現的目標,從政的第一天起,我就給自己增加了很多的壓力,為什麼增加這些壓力?我覺得一個官員如果連自己要幹什麼都不知道的話,那麼他隻能夠做吃等死,我們華夏不是沒有這樣的官員,有些官員為了升遷,有些官員為了錢財,有些官員為了名利,但是不管為了什麼,首先如果他沒有一顆為人民謀福祉的心,那麼我隻能夠說,這樣的官員無論到什麼時候,他都是缺失自己的信仰的……”
蔡明奇點點頭道:“是啊,但是現在的問題就是出動利益層就勢必引起強烈的反彈,沒有中央的支援,是沒有任何的可能性的。當年的國有企業改革,部長您也應該清楚,如果不是中央下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