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堯想想也對,實際上這一點也是他非常納悶的,如果當真是背景雄厚的話,至少也應該在省委鍍鍍金,然後下來直接下來擔任行政副職或者一把手,最少也要副縣級吧?誰又能夠窩到那鄉下去呢?
當然也不是沒有,共和國的領導人,基本上都是從基層開始鍛煉的。但是那些可是作為重點培養物件的啊,而且選拔頗為的嚴格!李天舒絕對不可能在這個範圍之內!
實際上李天舒在不在這個範圍之內,完全不是由李家說了算,而是由中組部說了算。從基層培養起來的幹部,在中組部當中是有著相當的分量的,如果一直鍍金升遷的話,雖然也有可能被列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培養體製之中,但是這種人最後當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為什麼?因為他們沒有在基層的經驗,而我們的黨和國家領導人為的是誰?為的就是廣大的基層百姓們,如果連這點經驗都沒有,或者都不願意去有的人,那麼他們能夠在這個獨木橋上走下去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李天舒因為上一次的一篇文章,實際上已經進入了中組部的視線之中,而且中組部的人自然知道李天舒的背景,不過暫時李天舒還沒有被列入培養名單之中,因為現在中組部給出的評語是:做事衝動,善於投機!
一件事情、兩件事情想要改變別人的看法是不可能的事情,李天舒給中組部留下的印象就是有些投機的感覺,這甚至不僅僅是對李天舒的感覺,甚至是對整個李家的看法。
臨陣倒戈向來是不為別人所喜的,這一次李家臨陣倒戈的同時又獲得了巨大的利益,所以無形中就得罪了很多的家族。至少在他們與在李家的合作過程中不敢真心實意的合作了。
看似李家在眼前獲得了絕大的利益,實際上他們的前途還是一片荊棘的。想要走出這片荊棘之路,就要有絕對的實力,沒有足夠的實力他們很有可能在李老去世之後,變成整個華夏政壇最大的悲哀。
不過李天舒即便是知道了也不會太過的擔心,因為目前足夠能引起轟動的,顯然就是這一件大事。隨著蘇維埃解體、美伊戰爭的爆發等等,這些必將為整個李家打下牢固的基礎。
一次兩次別人可以說你是投機,但是十次八次別人就不得不重新的審視了。一次兩次有可能是巧合,十次八次如果都是巧合的話,那麼至少也能說明你這個人是個大氣運者了。
事實上誰又能在這兇險的政治鬥爭中,次次勝出呢?如果當真是每一次都判斷準確,那麼可以說明此人或者這個家族的政治眼光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了。
那麼到時候不僅僅是李天舒,甚至李天雲都有可能被列入培養機製之中!
中組部的培養機製!
不過這樣的培養機製,雖然說是奔著最後衝頂而去的,但是培養機製之中至少存在著一百人左右,這一百人當中,最後能夠殺出重圍的不過兩人而已!
殘酷!
殘酷到無以複加!
誰能夠笑到最後?這個誰也不知道!但是一旦衝出去,那麼必將是名垂青史的,這些人一旦知道了自己被列入培養機製之中的話,他們必將更加瘋狂的打壓對手。
因為一個時代的競爭對手隻有那麼多,隻要你擊敗了那些競爭對手,那麼你的道路將變得越來越寬敞。一旦你擊敗了大部分對手,那麼中央就會開始出麵有意的保護這些同誌!
為什麼?因為他們不但是中央的瑰寶,也是他們未來政治局委員的成型人物!隻不過這些人當中能夠最終戰到最後的,也隻有寥寥幾人而已!在這之前他們必將經曆一係列的考驗。
這其中的考慮有來自中組部的,有來自競爭對手的……
即便是你挺過競爭對手的打壓,但是沒有得到中組部的考驗承認的話,也必將是無功而返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