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家人養一兩頭豬,那指定是小打小鬧沒戲!不過如果養殖業形成規模呢?那就不一樣了。
李天舒也知道,凡事都必須形成一定的規模,現在他的任務就是帶領林海鄉的人發家致富。養豬,那是最好的選擇之一了,現在豬肉的價格慢慢上揚,這顯然就是一個機會。
養豬可以帶動的產業鏈是什麼?那就是飼料廠!而且還可以產品深加工,不過這深加工現在說有些早了,估摸著至少兩年以後的事情了!
但是這的確是李天舒心中現在能夠想到比較穩妥的方法之一了。
養豬並不是去抱幾個小豬崽一養就能賣的,養豬說到底也是一個技術活!為什麼有些人家的豬能養的肥頭大耳的?有些人人家的豬就營養不良呢?
李天舒知道,這裡麵的確是有技術在裡麵的。而且這個技術含量雖然不高,但是一般人很難係統的去總結他。
農畜站,李天舒瞭解了一下,實際上這裡麵就兩三個技術人員,在加上幾個混吃混喝的人。但是全鄉那麼多的人,就這兩個人肯定是不夠用的。看來是要組織一批學生過來我們林海鄉來搞一個互助實踐活動了啊!
當然李天舒現在想的一切的前提那必須是大灣豆製品廠紅火起來,隻有紅火起來了,那才有人相信你,才有人肯跟著你幹!
現在林海鄉缺錢,如果要大規模的搞全鄉養殖的話,光豬崽就要多少錢?鄉裡的錢除了修路的,基本也剩下不了多少了。而且養豬的收益至少要幾個月才能有,先期的投資的錢從哪裡來?
李天舒的目的就是從大灣豆製品廠那邊調撥一些錢過來,解決一下眼下的困難!
當然計劃是美好的,真正的實施起來,肯定也是困難重重,這些不過是李天舒的一些想法,現在他還想著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帶領人民群眾發家致富。
林海鄉實在是有些讓人無語,幾乎任何企業,任何的企業基本上都要從無到有的發展,可以說沒有一點底子。而且李天舒要發展,還有很多人等著看李天舒的笑話,彷彿李天舒失敗了那就跟他們成功一般。
反之,如果李天舒成功了的話,恐怕這些人的心理又不會太過的舒服了,這是一個矛盾的問題。
大灣豆製品廠雖然看似紅紅活活,實際上大灣村的人都在擔心,畢竟他們有過失敗的經驗。這一次如果不是衝著李天舒大學生的名頭的話,恐怕他們也不會乖乖就範了。
村支書胡大海是跟著李天舒出去做過市場調查的人,他對此則是非常的有信心的。現在胡大海雖然每天從早忙到晚,但是他心裡甭提有多快活了。現在他想著的就是等一兩年過後,那李天舒規劃出來的美好前景。
李天舒現在沒有空去大灣豆製品那邊去指導,不過反正之後也是有時間的,現在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修路。
如果路修不起來,大灣豆製品廠就是準備的再好,也不敢生產啊。這些豆製品存放的時間必然不能時間太長,否則李天舒也不可能村裡人培養一些業務人員,現在去滿世界的聯係了。
如果一切都要等到到時候再說的話,那麼這個企業的發展也必然不會長久的。李天舒現在交給他們的就是一個理念,一個敢於爭先的理念。
這個不止在林海村,幾乎全國的農村都是這樣。很那有人敢打破常規的,而且現在正是中央爭論的關鍵時期,還真沒有多少人敢明目張膽的這麼幹。
可是李天舒知道後麵的情況啊,別人在那穩紮穩打的時候,也就是李天舒最為容易出成績的時候。
等到時候眾人都反應過來的時候,那個時候還混什麼啊?養豬賺錢誰不知道?就看誰下手更快了,而且李天舒別的不行,這個建立品牌效應的方法,他可是在後世也是運用的如火純情的了。
要麼不幹,要幹必然要幹出精品出來!否則李天舒覺得自己還不如重生回去好了……當然他也知道這個可不是他說了算的,能夠重生到這個年代,已然是匪夷所思!
李天舒真心的期待著能夠看到林海鄉改頭換麵的那一天……
他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了,林海鄉已經開始步入了高速的起航階段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