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差季伝聽說劉羿元日舉辦婚禮,乾脆不走了,說是要留下來祝賀祝賀,實際上是捨不得這裡的美食。劉羿自然高興,讓縣衙安排人帶季伝和羽林軍在縣城及附近轉悠。
現在,黃忠去交趾郡的徵兵已經結束,黃忠部隊擴充到1500人,徐晃部隊2000人,三個屯田營1500人,隧營500人,水軍500人,一共6000人。只是武器裝備奇缺,雖然有商隊運來一些兵器衣甲,仍然差得遠,有2000多人沒有武器。不過也急不來,劉羿只能嘆氣。
隧營已經開始修路,最先修的是碼頭到縣城的路,現在碼頭已經開始繁忙,路已經很擁擠了。三墩鹽村倒是進展很快,郡丞郭進幾乎天天去現場督促,住宅部分已經修好一半左右。
郡丞郭進說:“是不是可以考慮三墩鹽村居民入住了,讓那些娶媳婦的鹽工搬進去。”郭進還說,大部分人都選擇買房,一是房價不高,二是可以向縣衙貸款。劉羿說:“好吧,把三墩鎮成立了。”
十二月初八,劉羿組織議事,討論三墩鎮人事,郡丞郭進、縣丞費欽、主薄馮啟、縣尉徐晃都有舉薦,而且傾向明顯,郭進代表鹽場和工商、費欽代表徐紋本地人、馮啟代表京城學子、徐晃自然代表軍隊。劉羿知道,官僚體系發展到一定時候都會形成派系,無可避免,主官不得不花心思考慮平衡。不過現在劉羿還很強勢,說一不二,大家也不敢反駁。
最後,劉羿決定,擢升現在鹽場主管為有秩鎮長),其他職位適當照顧各方勢力,遊徼治安)自然由徐晃舉薦的人擔任。當然,鎮的職位設定自然不同於鄉,沒有三老、孝悌、力田這些位置,而是根據實際情況,設定戶籍、房產、稅收、工匠、教化、城管等職位。這在大漢估計也是唯一的,如果朝廷大臣們知道了,劉羿又會多一條“擅設官吏,去本逐末”的罪狀,因為在他們眼裡,不設三老,就會人心不古,道德就會崩潰,百姓就會不敬父老,言語鄙俗,不服管教。
……
這些天,縣衙後院劉家都在為劉羿大婚忙碌,劉羿母親、妹妹齊上陣,佈置新房,佈置宅院,還改造了小花園。劉羿也難得大方一回,帶著一家人給黃鶯兒買服裝、首飾、化裝品,當然,也給母親、妹妹買了不少。高興得妹妹幾次撲在劉羿懷裡撒嬌。
自從劉羿當了郡守,早出晚歸,妹妹劉鈺就和劉羿疏遠了不少,加上年齡大了,一般不會再撲到劉羿懷中,最多屌屌膀子。今天劉鈺得了許多首飾,高興得又蹦又跳,回到了小女生模樣。
但大家要買大食波斯)商人運來的琉璃珠的時候,劉羿堅決制止了。劉羿說:“我以後給你們造,你們要多少有多少。”
“你會造琉璃?”劉鈺滿眼冒金星,“我去給你管琉璃廠好不好?”
劉羿笑笑,覺得以後讓小妹做做珠寶商倒是不錯,只是現在才10歲,太小了。劉羿說:“等你長得一點兒吧。不過你可以去琉璃廠學手藝,做些自己喜歡的玩意兒。”
“也好,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劉鈺笑臉如花,對黃鶯兒說:“大嫂,你可要看住大哥,他會做琉璃,不知道多少姑娘會看上他呢。”
“你以為他不做琉璃姑娘們就看不上他了,想嫁給他的人多得很,我小時候的幾個小姐妹還在不停求我呢,做妾做丫鬟都行,我只好說,我還沒嫁,你們著什麼急?”
劉鈺一本正經地點頭:“那是,憑大哥的相貌才華,天底下絕對找不出第二個人。唉,可害了我小妹啊。”
黃鶯兒好奇地問:“他怎麼害你了?”
“大哥這麼優秀,其他男子不都是歪瓜裂棗了,我都擔心我以後選不到人,嫁不出去。”
“胡說八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再說,嫁人是要在一起過日子,只要他對你好就行了。”劉羿忍不住打斷了她們的話。
“可也不能太差了呀。大哥,要不你做點壞事,別那麼好,我就好選人了。”
“他呀,其實壞著呢,只是你不知道。”黃鶯兒突然覺得說漏嘴了,臉上飛起紅霞。
劉鈺一聽卻興趣盎然,挽著黃鶯兒的胳膊:“大嫂,快說說,大哥哪裡壞?要不,我們去邊上,你悄悄告訴我。”
“去去去,不說。”黃鶯兒掙脫開去。
母親站在邊上,滿臉笑意;劉羿則站在母親旁邊,一臉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