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縣城,劉羿發現街道乾淨整潔,兩旁行人不少,問冼岱:“說實話,高涼縣到底有多少人?”
“不敢隱瞞大人,大約4萬人。”
4萬,比以前上報的2萬不是多出2萬?那合浦郡的人口就不是20萬,而是22萬了。“那你以前為何只報2萬?”劉羿問。
冼岱笑笑:“實話實說,報2萬可以得到郡府補貼,報4萬就要交稅,對高涼縣不利。”
劉羿皺皺眉頭:“看來你也是個矇頭發財的傢伙,難道郡府就沒有發現?”
“當然瞞不住,不過以前的郡守從未來過高涼,其他官吏來了,給些好處就成,要瞞郡守一人還是比較容易的。”
劉羿笑道:“看來以後本官得小心了,不要被你們給騙了。”
冼岱正色道:“大人放心,第一,下官騙不了大人。第二,也不想騙。大人隨便給些招數,高涼縣就能富裕,瞞這點稅收,得不償失。”
劉羿搖搖頭:“一切還得靠你們自己,本官可不是神仙。”
冼岱也搖搖頭:“大人這話就不對了,大人就是神仙。”
劉羿不想爭論這個問題,邊走邊看,發現兩旁商店的貨物不少,問冼岱:“你這裡有碼頭?”
“有,是個補給碼頭,路過的船隻在這裡補充淡水、糧食,當然也順便給高涼一些貨物。”
劉羿點頭,知道就目前來說,高涼碼頭的最大功能就是一個補給港。
進了縣衙坐定,冼岱彙報了高涼的基本情況。根據彙報,劉羿知道,高涼實打實有300兵,比劉羿預料的要好。高涼縣尉叫冼裕,是冼岱的堂弟。但劉羿看他大腹便便,肌肉鬆弛,不像個武將,於是叫即將接任縣尉的合浦衛李子玉在縣衙後花園試試冼裕武藝,結果冼裕第三招就被打敗。
劉羿說:“你這裡其他人我不動,但縣尉要換,擢升黃忠營百夫長李子玉為高涼縣縣尉,冼裕調合浦郡兵曹另行安置,縣兵由300人增加到500人。”
“諾!”李子玉和冼裕答應。
“擢升高涼縣縣長冼岱為高涼縣縣令。”
“謝大人恩賞。”冼岱致謝。
劉羿說:“你這裡糧食生產潛力很大,要繼續勸課農桑,增加耕地,提升人口。工業方面,燻魚廠、豆製品廠、製糖廠等會逐步進入,改善高涼財政。但高涼的經濟騰飛還得靠開發礦山,等我騰出手來,會大力發展高涼的礦業,幾年後,高涼肯定是合浦郡的財政大縣之一。”
冼岱一聽,大喜,拱手道:“多謝郡守大人,高涼縣一定全力配合。”
劉羿點頭,嚴肅地說:“臨允縣縣長賈士傑要告老還鄉,我得儘快趕去,這次不在你這裡多作停留。”
“這個情況下官有耳聞。但下官建議大人帶一些糧食過去,臨允縣今年受災較重,先是旱災,後是颱風,有些百姓生活困難。下官願資助糧食5000石。”
劉羿皺眉,心想,他受災,你沒受災,颱風只吹他臨允縣?劉羿無奈地說:“罷了,就去做一次賑災吧。5000石糧食平價調撥,不能讓你高涼縣吃虧。安排民夫,明日起行送過去。”
“諾!”冼岱猶猶豫豫地說:“下官有個不情之請,是下官家父的意願,想請大人賞臉,去家裡吃個便飯。”
劉羿笑道:“行,本官就不客氣了。”
冼岱大喜,立即叫人回去通知家人準備。
……
冼岱的宅院就在城裡,離縣衙不遠。從大門望進去,佔地面積不小,應該是高涼比較大的宅院了。大門進去,是一個花園,穿過花園是正房,和一般人家格局基本相同,但建築古色古香,至少有百年以上,給人一種厚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