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幾天,季伝、馮文、郭進等人都來幫忙,去鴻都門學選人,辦理官憑路引、製作官服等等雜事,都由他們協助辦理,到三月底,基本辦完。
三月三十,劉羿決定好好看看洛陽,知道這一走,洛陽估計只能留在自己的記憶裡了。劉羿走過青龍大街,回首一望,巍峨壯麗的皇宮就在眼前。劉羿第一次感到心靈震顫,不禁有些出神。劉羿想,這高達數十丈的宮闕以及精巧絕倫的各種建築,哪怕只是一個飾件,都不知凝聚了多少工匠的智慧和心血,又沉澱了多少不朽的文化和璀璨的文明?
想到十年後洛陽的那場大火,劉羿心裡有些隱痛,自己明明知道這個結局,卻無力改變,就像看著一個心愛的人在河裡掙扎,自己卻偏偏不會游泳,這種難受、自責可想而知。
劉羿突然沒有了逛洛陽的興趣,只想快些離開,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於是回到驛站,叫秦奎去通知郭進、馮文儘快出發這次馮文是去徐紋宣讀聖旨的欽差)。
四月初二清晨,劉羿等人帶著1000騎兵、20名鴻都門學學子,浩浩蕩蕩地離開洛陽,往荊州進發。劉羿、郭進、馮文大家都是朋友兄弟,說話隨意,笑聲不斷。
這1000騎兵是馮文去羽林軍中帶來的,劉羿一直沒有過問,也不知道有些什麼人。劉羿想,這裡面會不會有以後的名將?吃飯時,劉羿說:“我想看看這些軍士名冊。”
馮文叫親兵把名冊拿來,遞給劉羿:“是應該交給你了,為了方便你領軍,這裡面沒有武將,最高的就是百夫長,連軍侯都沒有。”
劉羿笑道:“盡說好聽的,是沒有軍官願意去吧?而且我敢打賭,這些士兵,要麼年紀偏大,要麼沒有背景,是不是?”
馮文也笑了:“兄弟,別說那麼露骨,心照不宣,心照不宣。”
劉羿不再說話,低頭看名單。突然,發現一個名字:徐晃,字公明,河東郡楊縣人,21歲,百夫長。劉羿大喜,暗叫:“賺了,賺了,居然得了一個名將。”劉羿再往下看,沒有發現熟悉的名字。
劉羿說:“把徐晃給我叫來。”秦奎跑去找來徐晃。
劉羿問:“你不是在河東郡府當差嗎,怎麼到羽林軍了?”
“報告太守,公明和上官打架,受了處罰,公明不服,卸職到京城加入了羽林軍。”徐晃想想,補充說:“那上官醉酒後找公明麻煩,被公明打斷了兩條腿。”
“那上官定是有背景吧?”
“是,是法曹大人的弟弟。”
“打得好,這種紈絝子弟,就是欠打。”
徐晃滿臉喜色,躬身道:“多謝太守包涵。”
劉羿正色道:“徐公明,擢升汝為軍侯,統領500羽林軍,為前鋒。另外500兵,請義兄幫我統領,為中軍,到了荊州,再交給黃忠,吃完飯,你們就去分兵。”
馮文疑惑地問:“郡守知道徐公明?”
“知道,武藝高強,治軍嚴謹。”
“武藝高強,有多強?”
劉羿知道義兄又手癢了,於是說:“反正比你強。”
馮文打量著徐晃,挑釁說:“可敢比比?”
劉羿笑道:“徐公明,放開手腳打,打贏我義兄,到徐紋,我升你為縣尉。”想想又補充道:“這是切磋武藝,不能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