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羿帶著秦奎、岳父黃流來到海邊工地,指著幹活的人對黃流說:“看來大家還是賣力,中間那一片樹已砍得差不多了。我的規劃大概是這樣的,先修廠房,其次是住宅……”劉羿把自己的構想給黃流說了一遍,又到現場指定了大概位置。
劉羿說:“大門、圍牆、河邊小碼頭等設施以後再建,先生產起來再說,現在產品缺口太大,急需出貨。”
黃流點頭:“我明天就去聯絡建房的匠人,讓他們趕緊進場,儘快施工。”
“嗯,讓他們多來工匠,不要怕花錢。還有,你去車行租一輛馬車,歸你指揮。需要多少錢你找鶯兒拿就是了。”
劉羿又把管理鹽工的馮二叫來,問了鹽工的情況。劉羿說:“黃掌櫃以後是這裡的管家,但工人的伙食還歸你管,我的要求是,一日有三餐,飯管飽,兩天要有魚,一天要有肉,不要虧待鹽工和工匠,飯錢你找黃掌櫃要。”
“諾!”兩人應答。
“走,回城。”劉羿和黃流騎一匹馬,秦奎騎一匹馬回了縣城。
……
時光流逝,轉眼到了六月,海邊作坊廠房和住宅終於完工。劉羿迅速組織開工,讓弟弟劉昀任管事,黃玉清、馮二協助,黃玉林則繼續留在家裡打雜。劉羿將作坊取名為“徐紋燻魚廠”,第一期生產量為日產200斤。
此後,海邊生產燻魚,家裡只製作精鹽,一般三五天才做一次。
新廠開工後,劉羿給了少府丞郭進400斤燻魚。郭進大喜:“我立即派兵護送洛陽,敬獻皇上。”
“要多長時間?”
“我不用馬車,人人雙馬,燻魚也用馬馱,這樣兩個月左右可以送到。”
劉羿笑道:“兩個月,香味正濃。這樣,以後大人一個月派一隊人馬出去,我一個月給你400斤魚。”
“你可捨得下本錢。有何打算,說來聽聽,老夫全力助你。”
“學生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做徐紋縣令,造福鄉鄰。大人看看這徐紋,都治成什麼樣子了,出城十里,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六七成良田都在大家士族手裡,許多百姓淪為家奴。還有,縣衙官家糧倉沒有一粒存糧,田稅、人口稅已收到3年以後,算賦、更賦更是一筆糊塗賬。每想到這些,學生就憂心如焚。如若再這樣下去,一旦遇到天災人禍,百姓活不下去,就會鋌而走險。這些年交州年年叛亂不斷,不就是因為這些原因嗎?”
郭進定定地看著劉羿,眼神有些吃驚:“這些情況你怎麼知道的?”
“學生不是招了一些夥計嗎?加上學生在鄉下有一石灰窯,去的時候順便問了些。”
郭進點頭:“他們年年私分稅糧我是知道的,真的全部分完了?”
“學生私下做過調查,不會錯。”
“看來這朱凌做官是到頭了,單是貪汙稅糧、稅銀,他就逃不了。不過,要做縣令,還需要……”
“學生知道,要錢。京城西園明碼標價,富裕縣令600萬錢,邊遠縣令400萬元。不過我不在乎錢,我可以用魚抵款。”
郭進笑道:“你連西園之事都如此清楚,果真朝中有人。我都尚知不久。既如此,我們就仔細謀劃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