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何謂平天策?”
“平天策,乃削平天下,天下大一統之良策。”張良正色道。
“削平天下,天下大一統?”
秦王不解道:“儒家不是一直以寬厚平和為主張嗎?先生所言卻是於儒家的理念不符吧!”
“理念不符?”
面對秦王的疑惑,張良卻是笑著搖了搖頭,眸子更亮了,將來之詞的說辭醞釀一番,朗聲說道:“我儒家本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天下不平,何以治國,社稷崩塌何以齊家,家不安寧,何以修身?”
張良一連三問,卻是把秦王都給問住了。
尤其是一句,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更是說的秦王都大受震動。
“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
秦王咀嚼著這一句話,內心震動,目光卻是越來越明亮,對於張良他本不甚在意,因為儒家在於他的心目中太過迂腐。
但此刻秦王卻是完全推翻了心裡對儒家的論斷,反而有一種撥開雲霧見蒼穹,有一種興遇同道,嘆為知己的感覺。
秦王心中大快,前所未有的快意,王者之路是孤獨的,他十三歲登基,立志一統六國,結束天下紛爭,雖如今秦國兵強馬壯,且七國局勢也朝著他預想中的程序推進,但卻時有一種孤獨之感。
“敢問大王對天下紛爭如何看?”
張良的發問,讓秦王愣了一下,這要是換作旁人秦王是不屑回答的,也無人敢問。
可是張良不同,張良的一番話已經先入為主的在秦王的心裡有了好感,此刻更有一種論證理念的感覺。
秦王微作思考。
“天下紛爭,群雄割據,紛爭所在的源頭來自於天下體制的不統一,風俗有異,民風不同,其實這些尚在其次,最難的是文字和語言的不統一。”
張良眼前一亮,秦王的這話可謂一語中的,這樣的眼界,這樣的見解不是一般人能說出的。
怪不得秦王能有如此氣魄,亦有能一統六國的能力,張良越來越覺得步非凡說的是對的。
時勢造英雄,當秦王卻是真正的以人力造時勢。
時勢造英雄太過無趣,但英雄造時勢這份氣魄,卻是讓張良更為熱衷。
張良目光炯炯,看秦王的目光更為炙熱了。
“那不知大王對天下太平又如何看?”
張良的這一次發問,秦王回答的很快,幾乎是不假思索的就回答了出來。
“天下太平即天下一統,天下一統,國民統一,無民族,無迥異,文字統一,語言統一,交流統一,不存差異,不存在難以溝通,如此民心凝聚,內無紛爭,外御強敵,則國富明強,天下太平。”
“天下一統,內無紛爭,外御強敵,國富明強,天下太平!”秦王這話幾乎說道了張良內心深處,幾乎不謀而合。
張良深吸一口氣,發出最後一問。
“不知大王所說的天下一統,所指天下,何為天下?”
“何為天下?”
張良這話卻是把秦王給問住了,但對於這個問題其實秦王也是一直思考過,但一直只是得到一個模糊的想法,此刻竟有張良發問,卻是漸漸前所未有的清晰。
一時以秦王這尊無上王者的氣度都難以保持威嚴,霍地站了起來。
喜歡神話之儒道至聖請大家收藏:()神話之儒道至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