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拾叄】慰冤魂
回到京城,蕭允墨帶著祁襄和晉王寫給答瓦汗的書信進宮面聖,熙寧帝讀罷書信,憤然道:“晉王的狼子野心,自那時便已有了……可憐八叔無辜被冤,全家都遭了難……”
皇帝說著說著,不由感傷起來:“朕至今都記得,那日允蘅堂兄原本與我們一同聽楊先生講課,聽到一半便被拉了出去……在朕心中,允蘅堂兄乃是我們兄弟中第一有才學之人,晉王當真是——罪大惡極!”
蕭允墨匍匐跪地,高聲呼道:“梁王之案,涉案之人數萬,從京城到封地,多少人被殺,流放者更是不計其數,臣弟懇請陛下重審此案,替蒙冤之人平反,還無辜之人清白!”
祁襄跪在他身側,心中動容。懷王殿下出了名的低調溫吞,向來只為皇帝口舌,從不輕易表露自己的主張。
熙寧帝輕輕頷首:“冤案自然要重審。”
蕭允墨又一磕頭:“聖上英明!”
熙寧帝吩咐身邊的小太監道:“去刑部傳林策。”
過了一炷香的功夫,林策來了,他聽聞皇帝所召之事,即刻道:“回聖上,其實此前懷王殿下已為此案來過刑部,這段時日,微臣也查訪了一番,此案確實,頗多疑點。”
“哦?” 熙寧帝來了興致,“林侍郎早在查了?”
蕭允墨搶著答道:“回稟陛下,當年督辦此案的,正是我父王,偶然整理父王當年筆記文書時,有一些想不明白之處,便託林侍郎看了看當年的卷宗。”
林策看了他一眼,繼續說:“經過殿下與微臣的調查,發現當年物證中,有答瓦汗寫給梁王的書信,可是那信上顯然有拓印的痕跡,如今看來,是有人偽造了這些通敵書信。”
“另外,我們還在刑部庫房發現了當年被認定是梁王通敵物資的鏢物,盡管大部分東西都已然散失,但其中一些鏢箱顯然被人調包過,鏢封與當年鏢局專用之封並不相同。”
蕭允墨再次搶話道:“皇上,如今種種證據都已表明梁王受了晉王構陷,而那批被調換的鏢物就是破案的關鍵。臣弟以為,應當先赦免了當年被流放的鏢局人等,將他們帶回京中細細查問。”
熙寧帝神色淡然,一抬手道:“懷王說得有理,那林侍郎,你便去……”
他看了一眼林策,後者忙心領神會地接道:“嶺南。”
“嗯,你便去嶺南走一趟,傳朕旨意,將當年涉案的鏢局人員帶回來吧。”
蕭允墨這時又要開口,卻被皇帝打斷:“查案的事有林侍郎去便足夠了,峻清,你近日須得留在宮中,梁仙師要替朕舉辦祈雨法會,你留下來陪朕一同祈求祝禱,這京中連日無雨,實在不是祥瑞之兆。”
蕭允墨無可奈何,僵硬地看了林策一眼,揖道:“臣弟領命。”
三人從碧霄殿出來,祁襄興奮地拉著林策說:“林侍郎,我同你一起去嶺南吧。”
蕭允墨將她拽回身邊,冷聲道:“不許去,你隨我留在宮裡。”
“殿下!祈雨這種事很無聊的,你就讓我去吧!”
林策平靜地說:“既然殿下如此關心這個案子,又無法親自前往,不如讓祁姑娘隨我一同前去,如何?”
祁襄也睜大了一雙忽閃忽閃的杏眼,哀求道:“殿下,您就準了吧!”
蕭允墨翻了個白眼,故意假咳了幾聲:“我不準你也會想辦法翻宮牆出去,行了,你願意去就去,我左右管不著。”
“嘻嘻……” 祁襄得逞一笑,她也知道蕭允墨阻止不了她做任何事,卻莫名對這種嘴上拉扯的小遊戲樂在其中。
走到宮門口,林策與祁襄約定了出發時日,便告了辭。祁襄這時神情嚴肅起來,抬頭看著蕭允墨問:“殿下今日便留在宮中了麼?現下,我想去看看我爹,殿下可要一起?”
祁襄在街市上買了一籃紙錢,帶著蕭允墨來到城南的一處荒地。這裡零星豎立著一些墓碑,祁襄來到一塊墓地跟前,此處並排堆著兩座墳冢,一座前面立的墓碑上寫著“先父之墓”,另一座的墓碑上則連字都沒有刻。
祁襄蹲下清理墳冢周圍的雜草,一邊說:“我爹是逆賊,既不能替他收屍,也不能替他立碑,這是一處衣冠冢,卻連他的名字都不能刻上。”
“那邊上這個又是誰的墓呢?”
祁襄沉默片刻,漠然道:“替我自己留的。”
她拔完雜草,從籃子中拿出瓜果點心放在兩座墓碑前,最後,她點燃紙錢,嘴中娓娓傾訴道:“爹,薇娘來看您了,今日來就是想告訴您,皇上已經下令重查當年的案子,我一定會幫您洗清冤屈,還您清白……”
“不知道您在那邊過得怎麼樣,希望我為您布的結魂陣能助您早日往生極樂……您許久都沒有來給女兒託夢了,薇娘很想您……”
說到此處,她忍不住落下淚來。蕭允墨緩緩上前,攬住她的肩,讓她靠在自己身側。
“殿下也燒一些吧。” 她從地上撿起一根木棍遞到他手中。
“薇娘,你……”
祁襄面無表情:“你別多想,我沒別的意思,只是紙錢買多了,你幫我燒快一些。”
燒完紙錢,祁襄默默起身,臉上的淚痕已然收幹,面板卻像洗過一般透亮,眼眶周圍凝著一抹朱紅,蕭允墨眼簾微垂,低語道:“此去嶺南,天高路遠,你還是帶些人去吧,不然我叫許年……”
“不必,張瑤何田會隨我去。” 祁襄打斷他的話,“林大人也會帶刑部的人,殿下無需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