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園也叫芙蓉苑。
是隋朝和唐朝的皇家禁苑,位於曲江池南岸,緊靠長安城外郭城,周圍築有高高的圍牆,園佔地三十頃,週迴十七里。
隋煬帝時代,黃袞在曲江池中雕刻各種水飾,臣君做飲曲池之畔享受曲江流飲,把魏晉南北朝的文人曲水流觴故事引入了宮苑之中,給曲江勝蹟賦予了一種人文精神,為唐代曲江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隋朝芙蓉園的基礎上,唐代擴大了曲江園林的建設規模和文化內涵,除在芙蓉園總修紫雲樓、彩霞亭、涼堂與蓬萊山之外,又開鑿了大型水利工程黃渠,以擴大芙蓉池與曲江池水面,這裡成為皇族、僧侶、平民匯聚盛遊之地。
曲江流飲、杏園關宴、雁塔題名、樂遊登高等在中國古代史上膾炙人口的文壇佳話均發生在這裡,唐時的曲江性質大變,成為首都長安城唯一的公共園林。
李泰把括地誌搞得風生水起,李世民一高興就把芙蓉園賜給了愛子李泰。
李泰這廝做人的宗旨很直接,只要能噁心到李承乾,李泰都會不留餘力。
所以在得到了封賞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搞事情。
中秋,是一個大日子。
特別是在古代,中秋節更是被黎民百姓寄予豐收的意義。
長安城內外的才子佳人們,在這個重要的日子,也都會聚在一起,登高郊遊吟詩作對。
芙蓉園對對外開放的公眾園林,所以這裡每年的中秋節,都會舉辦盛大的中秋詩會。
李泰在得了芙蓉園之後,爭儲的心思也更重了,想要接著中秋詩會來拉攏一下士子之心。剩下的,就是要噁心李承乾了,只要對方破防,他就有機會扳倒扳倒李承乾。
程處亮帶著清河公主,來到了芙蓉園。
“我聽說今年的詩會規模是歷年來最大的,各大青樓的花魁也要來參加呢。”
清河公主拉著程處亮的手,感受著芙蓉園熱鬧的氣氛。
“很正常。才子配佳人,自古如此。魏王殿下主辦的詩會,自然有很多人來捧場。”
程處亮從來不歧視花魁,在這個年代的花魁可比現在的明星乾淨多了,大多數都是賣藝不賣身的歌姬,不會輕易出賣自己的身體,不想後世的某圈大染缸。
當然了,這或許也是青樓促銷的一種手段,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到,得不到的永遠都是最好的。
一路走過,程處亮發現文人騷客頗多,就是不知道里面有沒有什麼天才般的人物。
肚子裡的墨水不多,記下來的古詩詞也不多,要省著點用,不然將來也鎮不住場子。
說話間,就發現不遠處一名比程處默沒大幾歲的人,帶著一群勳貴子弟邁步走來。
“呦,東平縣子不去給皇兄掙錢,居然參加詩會了?”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漢王李元昌。
正所謂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他對程處亮的恨意是最濃的,也是恨不得第一個弄死程處亮的。
今天,身邊帶著很多精通詩詞歌賦的人,李元昌覺得自己一定能把裡子面子全掙回來。
“呦,這不是漢王殿下嗎?怎麼腿不瘸了?”程處亮陰陽怪氣的,嘖嘖嘖幾聲,“陛下咋沒打斷你第三條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