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舊事
雖說商挽蕭的聲音不高,但辛辭還是聽清了,心中驀地一顫,出聲安慰:“不會的,或許她不是不喜歡你,只是不善於表達。”
商挽蕭看了眼辛辭,不置可否,而是悠悠地講起了故事。
“二十多年前的初春,一位正值妙齡的女子滿心歡喜地出門赴會,不料卻在半路遇上了微服出巡的帝王。
帝王為女子的姿色傾心,回宮後便一紙詔書賜下,召女子入宮。女子本與一書生兩情相悅,因此心中萬分不願,但皇威浩蕩,為保家人不受牽連,女子不得不從。
應詔入宮後,女子被破例封為丹貴妃,一時之間,受盡專寵。很快,她便誕下了一個男嬰,先皇為這位男嬰取名為衡。”
聽到這,辛辭不可能再猜不出,商挽蕭口中的這位丹貴妃是誰。
一入宮被封貴妃,緊接著又誕下皇子,這放在後宮,定是要羨煞眾多妃嬪。但隨著商挽蕭的話鋒一轉,辛辭便知這段經歷並未給這位女子帶去幸福。
“雖說已入了宮,但她始終不愛我父皇,便也連帶著對我冷漠。甚至我曾聽宮裡的嬤嬤私下議論,說她為了墮掉腹中胎兒,曾經故意從高臺上滾下去過。”
說到這,商挽蕭笑了聲,像是在說什麼與他無關的有趣傳聞,“奈何我命硬,竟是死纏爛打地來到了這世間。”
商挽蕭越看似無所謂,辛辭就越覺得不好受,但事至如今,她所能做的也是竭力否定那種可能,“不會的,定是那些嬤嬤瞎說的。”
商挽蕭灌了口酒,接著道:“一開始我也沒相信,雖說母妃她待我冷漠,但有些時候,還是願意同我講話的,比如在她釀酒時。所以我曾有過奢望,祈求那種平淡日子能一直持續下去。直到八歲那年,母妃收到了一封宮外的來信。”
聽到這,辛辭心中一沉,她知道下面發生的多半不是好事。
“信是一位書生寫的,其中到底寫了什麼,我並不知曉,我只知道那晚她在院中站了一夜。”
辛辭看著夜色中的商挽蕭,好似見到了那個躲在廊下、時刻怕被丟下的小小少年。
“再後來,那封信就被人翻出來拿到我父皇面前,狀告丹貴妃要與人私奔。自迎母妃入宮後,父皇就沒再對別的女子動心,所以聽到這個訊息後,他瞬間大發雷霆,直接下令處死了那位書生。
而得知書生死訊的母妃便頓時像被抽了魂,癱坐在原地半天沒說話。她像是一心求死般,明知自己是被冤枉,但愣是沒有辯駁一句。
不出意外的,我與她一同被打入了冷宮。父皇他恨極我母妃,便也連帶著恨我。”
別人是愛屋及烏,而他卻總是被恨意連累。
商挽蕭仰頭將壺中酒一飲而盡,灑出的酒水浸濕了他的衣衫。
或許,他的出生就是一個錯誤……
再往後的事情,辛辭大抵知道一些。
被打入冷宮後不久,丹貴妃就自殺了。緊接著,冷宮便走了水,傳聞中,十六皇子便是死在了這場大火裡。
四年後,先皇病逝,新皇登基,伴著帝位更替,這樁前朝舊事似也終於告一段落,漸漸淡出人們的記憶。
只是,令誰都想不到的是,十年之後,那個傳聞中葬身火海的人,竟像從地獄中殺出的閻羅一般,帶著滿身血跡,直接殺到了當今皇帝面前。
辛辭不知道那天發生了什麼,但自那之後,商挽蕭便多了一個“蕭王”的身份。
能在戒備森嚴的皇宮行刺皇上,行刺完還能全身而退,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狠角色,才能做到這種地步。
寂靜中,拔掉酒塞的聲音格外清楚,商挽蕭又開了一壺酒,喉結滾動一下飲了大半瓶。
轟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