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忿忿出聲:“霄兒,你知道母妃是何意?本宮覺得,曲婉的嫡姐,曲妍是個不錯的人選。”
“母妃!就算曲婉不行,怎麼能選曲妍!”
德妃語重心長地勸解,她已經想好了法子,只要晉洛霄點頭。“怎麼不行!她們是親姐妹,好生籌謀一番,不僅能將太常卿曲瑛完全收入麾下,還能成就娥皇女英之美名。”
“當然,若你不想二女共侍,將曲婉處理了也是可以的。”
晉洛霄怒上心頭,憤而起身,“母妃!不要動曲婉!”
“霄兒,你不是對曲婉無情嗎?你是本宮的孩兒,當初娶親之時,雖然你不喜曲婉,但本宮仍是同意了,只因你難得鬆口,而且本宮也該有個皇孫了。霄兒,為君者,切忌有婦人之仁。”
在德妃心中,晉洛霄與曲婉的結合只是順勢而為,哪怕當初她是瞧不上曲婉的,但若是曲婉能誕下皇長孫,她可以不計較曲婉的身份。可現在,曲婉肚子沒有半點動靜,既無用,便不該佔著二皇子的正妃之位。
晉洛霄在認真思考德妃所言,沒有孩兒,是因他對曲婉無情,所以很少去正院。可他做不到如母妃說的那般心狠手辣,而他,又真的對曲婉無情嗎?
與曲婉的初見是意外,成親也是因為有所求,晉洛霄一直告訴自己,他與曲婉,從來不是天作之合,而是夾雜著太多利益與陰謀,所以他有些不敢正視曲婉那份毫無保留的愛意。
曲婉是暖陽,而他是暗處獨行的陰鬼,因為不配,所以不求。
可他忘了,成親時,他也和德妃一樣,認為配不上這門婚事的是曲婉這個庶女。
此次談話無疾而終,晉洛霄說他要好好想想,並叮囑德妃先不要動曲婉,直到德妃答應他才放心離宮。
在晉洛霄離開宸佑宮後,靜坐原地沉思不語的德妃幽幽出聲:“看來霄兒是對曲婉動了情了,可惜本宮的兒子好似還未認清心意,這壞人便讓本宮來做吧。”
德妃的本意是將曲婉幹淨處理為好,可思來想去,她怕將來晉洛霄記恨,故而選擇了另一個法子,曲妍入大皇子府,為側妃,若將來她能誕下皇長孫,再將她升為正妃也不遲。
她開始頻繁宣召曲妍入宸佑宮,談心試探。
德妃想得很好,曲府中人人皆知曲妍和曲婉不對付,身為庶女的曲婉飛上枝頭成了皇子正妃,而曲府金嬌玉貴的大小姐仍待字閨中,曲妍對曲婉有嫉有恨。
皇宮裡沉浮數十載,德妃自認對心懷怨恨的女子瞭解頗深,但凡給曲妍機會,她定會把曲婉拽下泥潭,不留餘力地嘲笑譏諷。
而曲妍,她與德妃並不相熟,可德妃意圖過於明顯,她迂迴多輪,只望德妃放棄此念。她是太常卿曲瑛的嫡長女,容不得這般糟踐,還有曲婉,她也是曲府的人。
德妃見曲妍油鹽不進,與她所想相差甚遠,怒極,幾經宣召後,便不再傳喚她。明面上似乎已風平浪靜,可德妃並沒有歇下心思。
曲府,書房。
曲瑛慈愛地問道:“妍兒,德妃娘娘尋你何事?”
曲妍在曲瑛面前很是隨意,正在小口地吃著梅花糕,“阿爹,德妃娘娘真是糊塗得緊。”她將德妃所言,事無巨細地全部告知了曲瑛,順便表達了自己的不屑。
曲瑛只是認真地聽著,並無過多言語。
但實際上,曲瑛另有想法。
太常卿曲瑛多年前喪妻,只留下一個尚在襁褓之中的小女兒,便是曲妍。曲妍是曲瑛發妻所生的長女,也是曲瑛悉心教養長大的掌上明珠,在曲瑛心中,沒人能比得過曲妍,包括曲婉。
曲婉的母親季氏是在他的發妻去後,由曲家老夫人做主抬進門的,目的只是為了曲家延續香火,曲瑛應了母親的囑託,與季氏行周公之禮,但季氏只在兩年後誕下了個女嬰,便是曲婉。
老夫人開始不待見季氏,曲瑛對此也不聞不問,他本就是個鐵石心腸的人,在發妻去後更是如此,他只能保證給季氏和曲婉衣食無憂的生活,其餘的皆不能。
在三年前,曲婉越過曲妍,先行出嫁,嫁予大皇子時,他就是不願的,奈何是皇帝下旨,此姻緣不得不成。
曲瑛清楚知曉,他是個偏心至極的父親,或者說他只把曲妍當作女兒,曲婉是萬萬不能越過曲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