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磊當然知道這樣做很滑稽。因為從來沒有編劇說是先進行人物造型刻畫,然後再進行劇情填充的。
而且他這種舉動,也很容易遭到非議。
不過好在,這只是一篇示例劇本,本身並沒有實片,是可以作為公共免費資源進行使用的。
所以當童磊逐漸豐富完整個《攝像機不要停!》的劇本之後,速度就變得快了起來。
其實說白了,《攝像機不要停!》這部戲的結構其實很簡單。
前半部分是影片的實拍過程。
糟糕的運鏡,糟糕的表演,糟糕的臺詞。
甚至就連場景都是糟糕的。
但就是這樣一部糟糕透頂的片子,偏偏在加入了後半部分導演的自白,以及一群主創在拍攝電影的過程中的經歷,讓整部片子的主題直接得到了昇華。
這也是為什麼這部明明投資只有十幾萬紅鈔的電影,卻偏偏拿下上億紅鈔票房的根本原因。
一開始,童磊還為如何拍好前半部分糟糕透頂的部分感到頭疼。
畢竟想要學好很容易,可學壞太難了。
可後來伴隨著童磊的劇本逐漸完善,他突然間發現……
自己好像並不需要刻意地去學習什麼,因為……
他本來就很菜。
換句話說,只要童磊發揮出正常水平,前半段糟糕透頂的問題就徹底解決了!
這真是一個值得高悲)興傷)的故事。
關鍵是後半段。
離開了後半段,整部影片就失去了靈魂。
可以說後半段才是整部影片的關鍵!精髓!
偏偏的,童磊對於正經拍戲這件事……
瞭解的還真的不多。
所以他需要一位副導演。
實際上,在劇本創作的過程中,童磊就察覺到自己需要一位副導演了。
副導演的其他作用兩說,主要是能夠掌控攝像機。
別看《攝像機不要停!》裡面的故事亂糟糟的,但是它的這個鏡頭處理卻很牛叉。
這是實話。
很多人在家見到這部影片的前半段的時候,都被它胡鬧一樣的表現吸引了目光,而忽略掉了這個所謂的“攝像機”,才是真正的鏡頭!
換句話說,這是一部戲中戲的鋪墊。
這也是為什麼在電影中,會前後出現幾次莫名其妙的鏡頭的緣故。
當然,這些都是真正拍攝電影之後的故事。
童磊作為導演,自然是要親自拍攝電影的,所以他為了方便過童婭那一關,還特意將劇本的主題以及其中包含的寓意,以及有哪些賣點這種劇透的行為,全都安排在了劇本的最後。
他本人實際上是非常討厭劇透的。
但是沒辦法,畢竟自家姐姐要看劇本才能給錢。
雖然以國內的物價,恐怕到時候需要差不多上百萬的資金才能夠拍出來,但好在五百萬怎麼也夠了。
至於說票房嘛……
能回本,就已經讓童磊心滿意足了。
他倒不是不相信國內的觀眾,可問題是,這兩年因為一眾導演的胡來,整個華夏電影說是票房持續走高,但實際上很多人都知道,觀看影片的一直都是那些人。
換句話說,受眾從來沒有改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