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中,明蘭是穿越人士,所以她的性格更加偏向於現代。雖然明明身處於明清時代的時間線中,本來應該是謹小慎微過生活才是。
可從驅逐曼娘為嫣然出頭、夜遇水匪僥倖逃脫,再加上毅然決然拒絕鳳凰男+媽寶男的賀弘文,這都能夠看得出她性格中的倔強和不屈。
那種完全與這個時代截然不同的性格差異化,才是這本書真正的看點。
當然,原著中還有著一個只存在於口口相傳中,卻始終沒有露面的人物。
靜安皇后。
以及另外一位高官的女兒。
再加上明蘭。
三位穿越人士,卻有著三段截然不同的人生。
一個雖為後,卻不能容他人,致使自己鬱鬱寡歡,最終命喪奸人之手。
一個雖為貴女,卻放浪形骸,呼籲平等,結果淪為千人騎、萬人睡的紅倌,死後連家族族譜都沒進。
如此兩位先例在前,這才養成了明蘭強行壓抑自己的情況。
然而這種壓抑本質上是一種與她的性格既然相反的情況。
這也是書中明蘭幾次有別於庶女做派的舉動的由來。
劇中當然不可能這麼拍。
畢竟不能有穿越的情節在。
所以在劇中,明蘭是因為從小母親的告誡,才謹小慎微的。
但是當她嫁給顧廷燁為妻之後,一切就又有了不同。
前面的劇情就不用說了,到了這裡,其實對於演員的演技是要求的十分高的。
就算是換成迅哥、孫娘娘來演,估計也有些吃力。
因為這一段,既要表現出明蘭驟然再次遇到與當年她母親相同情況場景時的暴怒和兇厲,也要演出一屆女流面對突發情況而束手束腳中的慌亂。
準確說,就是既要慫,卻也要剛。
這種分寸的拿捏是十分關鍵的。
而很不辛的是,記憶中穎寶是並沒有展現出多高的表現。
雖然這一段她的確是表演出來了。
但僅此而已。
要不是與之對戲的只是新人,換個演技出眾的,恐怕穎寶就要被反壓了。
換句話說,這一段戲就要求穎寶去平衡一個天平。
左邊是怯懦,右邊是強硬。
任何一方多一分,都會導致天平失去平衡。
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穎寶的演技的確是有缺陷的了。
如果換一個正了八經的一線演技的女演員,這一幕雖然不容易,但也可以完美的表現出來。
可穎寶卻偏偏給人的感覺就是十分的割裂。
說實話,如果童磊是導演,他絕對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