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同樣是爛片,可同導演的另一部《安家》拍出來的效果就不錯,而《完美關係》就是爛劇。
其實造成這種認知的,必然是不瞭解電視劇拍攝流程的。
一部電視劇和電影不一樣。
電影因為就只有兩個小時的時長,所以每一幀都是用錢砸出來的。
自然要精益求精。
可電視劇一拍幾十集,再多的成本平均到每一集的時候,也不剩多少了。
扣除演員片酬、場地費用之外,製作成本就更沒有多少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容易就造成了導演和演員的認知偏差。
尤其在導演為了趕進度,更是將整個拍攝過程更加壓縮之後。
再加上資本的裹挾,帶資進組的破壞。
整部戲不崩才叫見鬼。
這是十分致命的!
有人說,《完美關係》也沒聽說有帶資進組啊。
但是架不住男主角瘋狂給自己加戲啊。
再加上這位導演本身就不是以該型別為主的,所有“首部”名號的劇,尤其一看就是偶像劇的那種,基本上都可以直接判定為死刑。
原因很簡單。
職場劇沒有一個合格的職場知識積累,完全憑藉著想象以及找幾個所謂能人聊一下天,就能夠知道這個行業的一切?
更別提《完美關係》裡,恐怕連後者都沒有。
完全憑藉著導演的想象去做。
而為什麼《安家》能表現的那麼不錯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安家》其實也是一部爛片。
唯一的區別就是,娘娘的演技的確是比童婭要強,其次,那就是《安家》的題材對於普通人而言,其實並不是太過陌生,娘娘在中介這方面的理解也要比童婭對於公關這方面的理解要高!
有人說,童婭不是明星麼?
為什麼對於公關不熟悉?
那童磊倒是要反問你,聘亞是一家以危機公關著稱的公司麼?
並不是。
不但不是,聘亞的公關方面的體現更差。
當然,男主角黃宣那邊也是。
其實《完美關係》的女主角如果是楊紫曦,男主角是其他任何一個人的話,這部戲也都不會撲的如此邪乎。
尤其更加讓人無語的是,這部戲童婭明明只是二番女一,結果到頭來反倒是成了童婭是一番女一,獨挑大樑的了。
男主角反倒是一點罪過也沒有了。
這就特麼非常的離譜。
憑什麼這部戲爛了,所有的過錯都放到童婭自己一個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