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這麼直白,謝楚楚腦袋裡一頓有色廢料,自己埋進了晏謹的懷裡。
晏謹無聲失笑,抱著她靜靜了一會兒,忽然說:“楚楚,我考上狀元了。”
謝楚楚:“??”
她知道呀。
晏謹:“你不給我獎勵麼?”
謝楚楚還沒來得及說什麼。
晏謹又繼續低聲:“不給我也沒關係,給晏小瑾也行。”
謝楚楚:“!!!”
蠱惑的聲音。
謝楚楚耳朵癢!
她眼神亂飄。
晏謹無聲低笑,低頭親了她一下。
當夜。
晏小瑾雖然還沒有遊覽小仙女的蓬萊仙山的機會。
但是,晏四公子卻可以故地重遊,此處別有一番滋味。
殿試結果出來之後,晏謹只能在家修整兩日,而後,便要前往翰林院報道。
歷朝歷代,科舉出身前三甲,都是從從六品翰林院修撰和七品翰林院編修做起的。
其他的進士,多是庶吉士。
有的人,汲汲營營一生,可能終生都呆在翰林院,不能出人頭地。
而有的人,可能一兩年之內,就能晉升,進入內閣,或者其他主要部門,再經過好幾年的打拼,才能掌握一定的實權。
老定國公暗戳戳問過晏謹,要不要他幫忙。
他可以直接讓晏謹進入內閣。
晏謹拒絕了。
晏謹是狀元,授任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晏楊是榜眼,同探花一起,授任七品翰林院編修。
聽起來不太一樣,但其實大家做的都是一個事——修國史,沒多大差別,都是從基層做起。
但薛子恆不一樣。
他是邱太傅的門生。
而邱太傅每一年都有門生透過科考,進入翰林院,比如,去年的狀元,都是邱太傅的人。
薛子恆一進入翰林院,就得到了優待。
在翰林院待久了,小白菜也能混成老油條。
相比之下,晏謹和晏楊看起來就沒有什麼背景。
兄弟倆到翰林院的時候,薛子恆已經到了。
此刻,薛子恆正在跟前任狀元和幾個邱太傅的門生在愉快地交談,見到兄弟兩人過來,便叫住了兩人。
晏謹和晏楊頓住腳步:“何事?”
前任狀元看著晏謹,臉上有一絲玩味的笑:“你就是晏謹,聽聞你博學多才,不過呢,進入了翰林院,大家都是同儕,翰林院跟外面的書院可不太一樣,得講究先來後到,尊重前輩,你覺得如何?”
“對了,我已經將一部分經文放到你書案上,你今日就看那些經文就行了,黃昏下值之前,再交上一篇文章給我審閱,這是劉學士的安排,劉學士此人比較嚴格,若是當日事不能當日畢,第二天,可是要遭受懲罰的呢。”
對方得意洋洋地說:“你初來翰林院,這是我為你爭取到的機會,晏兄,可別辜負了翰林院對你的期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