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沒想到林敬瀾也在,打了招呼之後,也跟著說道:“是啊,讀者們對於這個結局可是有很多話要說啊。”
對於這個結果,其實林有成一早就有想到了的。
“其實結局沒有明確,也就是像是之前沈從文先生筆下《邊城》裡面的最後一句: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聽見林有成提及《邊城》,張偉和林敬瀾都不禁點了點頭,十分認同,很顯然儺送是否還會回來依舊是不明確的,就像是林茵的那封信有沒有挽回周賢,不明確。
但即便是不明確,依舊是成為經典的結局,詩歌般精妙的幾筆點綴,給人留下了悠長的惋惜和無限的牽掛期盼,又或許,這是一個不害怕時間的人才能說出的話。這就是《邊城》裡面翠翠對儺送的愛,因為分離,所以比相守更持久、更篤定、更期待。
張偉望著林有成,說道:“可是現在讀者一個個都寫信表示不接受,想要你給出明確的結局和答案,他們都想要知道周賢到底有沒有死去。”
“都已經有讀者找到我們雜誌社了!”
林敬瀾聽見這話,眉頭一挑,十分意外,倒也沒有想到讀者同志會如此激動,居然還直接找上雜誌社了。這要是知道林有成的地址,難不成還會直接找上林有成的住處?
林有成同樣也很意外,沒有想到這個年代的讀者也會如此激烈,雖然之前他就猜到會有讀者寫信,但是找上門來這種事也還是讓他都很是意外。
“你們可千萬別透露我的住處。”
張偉望著林有成,直接說道:“人家就想知道到底周賢死了沒有。”
林有成眉頭一挑,說道:“這個結局其實我們之前就已經討論過,你可以直接和他們說啊。”
“要是他們能接受,又怎麼還會寫信給你。”
說著,張偉指著那些信件,說道:“你自己看看這些信件,裡面一個個都是在追問到底林茵和周賢最後有沒有相遇,有沒有在一起。”
林敬瀾聽著這話,也不禁說道:“有成,你要不寫一篇文章,就談一下《觸不到的戀人》的結局?我想肯定會有雜誌想要發表你的這篇文章。”
“這個好!就發表在我們《人民文學》上,千萬別考慮別的文學雜誌,你這位作者好好談一下自己對結局的想法,就看讀者們能不能接受。”
林有成想了一下,也覺得林敬瀾說得很有道理,不過這也不算是評論文章,更像是散文文章,發表林有成的所想和所感。
當然,這樣的文章能不能讓讀者接受最終的結局,那就誰也說不準。
“有成,現在都在討論你這部《觸不到的戀人》,的研討會的確是很有必要。”
張偉聽見林敬瀾這話,不禁笑著說了一句,“我看只怕不是研討會,應該是聲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