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誰來拍攝這部電影?”
林有成對於八一廠想要改編拍攝這部,自然不會有意見,只是會好奇,究竟會由誰來執導拍攝這部影片。
要知道原版的《戰爭子午線》可是由馮曉寧執導拍攝的。
林有成對於馮曉寧那位導演也是相當佩服的,在當了幾年翻砂工後,二十四歲考上燕京電影學院美術系,和張國師是同學關係。畢業後馮曉寧被分配在燕京兒童電影製片廠當美工,這個職業又和另一位導演馮曉剛一樣。
這也是為什麼,後面馮曉寧後來在導演時能兼顧美工和道具工作,關鍵馮曉寧還演過戲,還參演了一部著名的電影《霹靂貝貝》。
沒錯,就是中國第一部兒童科幻片,1988年就有了兒童科幻片,也不得不說是很驚人。
電影裡面穿著亮片衣服的外星人就是馮曉寧出演的,關鍵那外星人的衣服也是他設計的。
後面馮曉寧也就開始執導影視作品,執導拍攝的電視劇處女作《病毒·金牌·星期天》獲得飛天獎最佳導演獎,一出手就不凡,後面又執導了電影《大氣層消失》獲得金雞獎導演特別獎。
再後面就有了《紅河谷》《黃河絕戀》和《紫日》的戰爭三部曲。
當然,在這之前還有就是好幾部電影,像《戰爭子午線》也是其中之一。
為拍攝該片,馮曉寧向電影廠立下軍令狀,承諾拍攝經費不超過50萬元人民幣,並在電影局要求下,僅僅用了兩個月完成了電影的拍攝,電影裡面唯一一個知名演員是沈丹萍,但該片中有兩位小演員日後成為影視界的實力派,一位是飾演老兵的付大龍,另外一位則是因為犯錯被淹沒的男演員。
當然,林有成現在很清楚如果八一廠真得要拍《戰爭子午線》這部電影,自然是不可能去找還在兒童製片廠做美工的馮曉寧。
司徒輝聽林有成問起這個問題,說道:“電影廠還沒有決定,不過電影廠這邊卻是非常希望有成你擔任編劇。”
林有成聽見這話,點了點頭,他並沒有打算拒絕擔任《戰爭子午線》的編劇。
因為他非常清楚地知道原版《戰爭子午線》電影最打動人的地方就是時空轉換,讓八陸軍小戰士和現在的孩子們時空轉換,這種拍攝手法別說在現在,就是在以後也是罕見的。
不過,也許是因為太過超前,這一點在當時是讓《戰爭子午線》上映後頗受質疑,小孩子覺得沒意思,成年人又覺得枯燥乏味,但是真正優秀好的作品是經得起時間檢閱的。
林有成並不覺得自己要更改這個劇本,恰恰相反,這樣的時空轉換拍攝才更有衝擊力。
《戰爭子午線》的時空轉換其帶來的視覺衝擊和思想衝擊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在電影裡面小戰士們不同的犧牲方式,透過這些震撼的鏡頭讓生死、幸福、快樂和苦難交織在一起,讓人無法不重新審視對戰爭電影的看法,同時也會重新審視對幸福的看法。
毫無疑問,原版電影無論思想性和超前的拍攝手法,相當驚人。
最關鍵的是,在電影拍攝之前,電影裡面的孩子就是穿著八陸軍服裝的城市小孩,要求把孩子放到真實的環境內中去鍛鍊,孩子們帶到真實的長城上,讓他們體驗艱苦的環境,山上到處是蒺藜叢和酸棗刺,原先沒有路,是劇組用了幾天時間在酸棗刺中拱出了一條路。
那也算是真正的體驗生活。
不知為何,想到這一點,林有成把目光望向自己那幾個蘿蔔頭,他在考慮是否可以讓自己幾個大一些的蘿蔔頭去體驗一下生活。
當然,還是要看蘿蔔頭們願意與否。
不過,林有成覺得說要當最厲害的導演的林兆美應該會挺樂意的。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