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舅舅家
張獵戶跟自己講這事的時候,有些不好意思,雖說自己家在村裡算是不錯,但這孩子的能力,到時候肯定能嫁到縣裡,哪能看得上自己這打獵的人家,不如早點歇了心思。
莫月又趕著去了一趟周家,向周婆子請了假,有些事情她還沒她娘商量,現在過來先問一下週婆子兩人的意見
“過完年縣裡那吳家肯定上門,到時候鬧起來一定要分家,我得先做好準備,明天去縣裡採買些生活用品,先放您這邊,等初三一過,就開始著手安排建房子。”
周婆子倆人聽著,問了兩句建房子怎麼安排,莫月早就跟張獵戶那幾人說好,到時候找認識的木匠石工,盡早建起來。
這邊星兒跟杏兒聽到姐姐說明天要一起去縣裡,都有些激動,錢氏好幾年沒去過縣裡也有些坐不住,又從床底的木箱子裡翻找了一圈,找了幾件稍微好點的衣服放床頭,等著明早起來穿。
莫月的外袍子放在最上邊,連個朵花也沒繡,手肘衣擺處打著兩個補丁,錢氏看著有些心疼,最是愛美的年紀,整天往山上跑,跟些山貨打交道,哪有個女孩子的樣,過完年就十六歲,也不知道她是怎麼想的。
越想越委屈,快要落下淚來,星兒跟杏兒正就著燭光喂兔子,發現了錢氏的樣子不對勁,倆人都圍過來關心。
倆人都以為是大伯他們又搶了阿孃的藥材,杏兒從貼身上衣裡邊,掏出一個布包袋子給錢氏:“阿孃,我這阿姐前幾天給了我幾個銅板,我藏著沒用呢,你先拿著。”
星兒也沒猶豫,從鞋幫子裡面拿出幾個沾著泥的銅板,一起拿著給錢氏。
錢氏嫁進莫家之後,一直受委屈,莫二跑了之後更是被其他兩家欺負,現在大女兒身子徹底好了,小的兩個又這麼懂事,情緒一下上了頭,眼淚又繃不住流了出來。
莫月到家看到的就是這樣的場面,看弟弟妹妹把銅板拿了出來,還以為是大房又過來鬧了。連忙問出了什麼事。
這幾天快過年了,估計是怕出什麼岔子,那兩房安安靜靜一點沒作妖,弄得莫月還有些不習慣,看到娘三個一副眼淚巴巴的樣子,以為她們被欺負,準備要過去東屋找他們。
錢氏趕緊拉著她,又解釋了一番,這事才這樣翻篇。
年三十一大早,莫月趁著天還早著,起身收拾了一番,帶著弟弟妹妹開始在門口紮馬步,星兒杏兒倒是習慣了,這都是些平常的功課,今天雖然要上縣裡,但姐姐說過要堅持,養成個好習慣。
兩蘿蔔頭最近長了些個子,手腳變得有勁兒,對於姐姐的安排沒有一丁點意見。
看差不多時間,莫月先上山,昨天說抓一頭野豬去,但一頭野豬百多斤呢,抓著去太顯眼,不如逮一隻黑斑鹿,不但能吃肉,還有藥用價值。
打定了注意就往秋水山,黑斑鹿比野豬還要呆傻,不怎麼費力氣就抓到一隻,拿了繩子綁起來背在背上,在去縣裡的必經路上等著。
沒過一會兒,錢氏就牽著牛車過來了,星兒杏兒以前沒坐過牛車,現在都新鮮著,晃著兩個腳丫躺在車板上,大老看到莫月就喊著:
“阿姐,快來,這個牛車好好玩。”
錢氏是第一次看抓這麼大的獵物,背在身上快跟她的個頭差不多,連大喘氣都沒個,心裡也有些吃驚,難怪當初周婆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跟自己強調別拘著她。
趕著牛車也花了幾個時辰才到,先到兩位舅舅的藥堂那邊,三個孩子都沒來過縣裡,莫月倒是不覺得多驚訝,兩小的一路上興奮著,現在真到了地兒,反而拘束了起來。
縣裡繁華得多,街道兩旁店鋪林立,各色招牌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掛著精美的布料的裁縫店,堆放著鄉下沒有的瓜果店,首飾鋪裡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每一樣都是莫月平日裡沒見過的,倒是有些新鮮感。
商販們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夾雜著馬蹄聲、車軲轆聲,熱鬧非凡。
門匾上三個金邊大字:“辛易堂”,莫月不認識人,不好先動身,錢氏剛到門口就止不住激動起來,莫月怕她娘在門口就要哭出來,趕緊拉著錢氏招呼弟弟妹妹往裡進。
藥堂不大,左手邊是一整面櫃子的藥材,中間是坐堂醫一位,年三十藥堂沒什麼人,藥工在旁邊聽賬房先生算賬,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看著四人進來,以為是病人,當即就要過來接待。
兩人忙擺擺手,錢氏見到幾年未見的大哥,眼眶一下紅了起來,賬房先生也認出來這是東家女兒,好幾年沒見她回來孃家,也沒怎麼聽到過她的訊息,還以為她遠嫁呢。
莫月知道兩個舅舅,一個叫錢辛,一個叫錢易,她娘親叫錢玉。倒是好記,
今天坐堂的是大舅錢辛,往門口看了好幾眼,終於確認來的是自己親妹子,帶著就要往後堂走,有些激動:
“快,爹孃都在後堂屋。”
又往後大聲嚷著:“爹孃,你們快出來看誰來了”
在後堂煮藥的錢易,在房裡翻文書的錢父錢母都圍了過來,錢氏見到母親,鼻頭一酸,眼淚一點止不住往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