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婆婆,麻煩您再給瞧瞧,這兩天按您說的火盆一直燒著,剛過午時孩子體溫又升高。”
焦急得說話的聲音都帶著些哭腔。
王氏想要再吵兩句,看著來人是周婆子,啞了聲音,她可不想這老婆子。
這附近好幾個村落,也就這一個有能力的大夫,聽說是前幾年因著戰亂逃難到這邊,說是這附近連山谷上藥材豐富,靠著山腳村落住下了,幾個村子村長商量,就落戶給了大尹村。
這老婆子是有有能力的,好幾家老頭的頑疾都能治好。
周婆子應了一聲,環了一週,在火盆上溫了溫手,準備診脈。
王氏看這情況,摟起火盆旁的零散柴火,前腳還沒踏出去,身後傳來中氣十足的聲音:
“把柴火放下。”
錢氏跟著苦苦哀求道:
“……她大伯孃,這些柴火是星兒他們去撿的,月兒這兩天身體不好……”
話還沒說完王氏就呸了一句,本來就沒把這妯娌放在眼裡,現在更是不耐煩。
錢氏心中苦痛,想著眼淚又要低落下來。
王氏看她的樣子火氣更上來得快,這周婆子雖然是大夫,但現在是在莫家,她一個老婆子能管得這麼寬。
她嫁給莫大這麼多年,年年過冬屋裡燒著老太太買的木炭暖呼呼的,讓村裡人羨慕不已。
往年老太太都提前買足炭火,今年不知道發什麼瘋,唸叨著沒錢沒錢,也不知道怎麼想的,竟然連過冬的木炭都沒買。
前幾天晚上下了第一場雪,沒炭火只能多裹些衣服,早就憋了一肚子氣沒處發。
“周婆子,我敬你是大夫,才不同你爭,這寒冬臘月的柴火備得不夠,咱家老太太白天都沒點上火盆呢,這倆孩兒還撒謊偷拿家裡柴火,你是怎麼著我莫家的家事也要管?”
竹門大開著,王氏這一番動靜直接驚動了左鄰右舍,這剛吃完午飯,又沒什麼事做,王氏嗓門大,呼啦啦的門口來了一堆看熱鬧的。
往年莫家都買足炭火過冬,完全是大戶人家的派頭,今年卻沒什麼動靜,王氏為人尖酸刻薄,早就有人想看她的笑話。
莫家在大尹村算得大戶,中間三大間青磚白牆屋子和幾間竹屋挨著,莫大夫妻和三個兒子,住堂屋靠左的東屋。
莫三平常在臨江縣縣主手底下當差,分住了右邊西屋,只有一個女兒還小,挨著分了兩間竹屋,不過平常都在臨江縣住著,倒是不多時候回來,平常房子鎖著,不許別人進。
莫月這一家子是莫二的孩子,住西屋最外邊的竹屋,挨著柴房跟牲畜欄一起。
這莫二不是個東西,吃喝嫖賭樣樣俱全,對幾個孩子不管不顧,一走就是幾年。
莫老太太寵著二兒子,對錢氏一直都不滿,莫二走了之後,更是將四人趕到最外邊的竹屋裡住。
比起其他幾間,這一間竹屋稍大,但多少有些破敗不堪,鄉親們跟著前來看熱鬧,屋前吵吵嚷嚷。
王氏看著門口人多了起來,好似委屈了一樣,把剛攏起來的柴火往門前地上一扔,喊著大家評評理。
要不是才下了雪,地上泥雪混一起太髒,不然怕是要在地上打起滾來。
人群裡不知道誰喊了一句:
“王嬸子,又在欺負二房啊。”
這一下可把這王氏惹毛,一手叉腰一手指著人群:
“誰他娘在亂說話,我什麼時候欺負她二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