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萬思修覺得一切好像也沒什麼不一樣。重來一世,除了一開始那一天小小地拐了個彎以外,他和蕭楓之還是照著原來的路子走了。也有一點不一樣——萬思修發現蕭楓之比他想象中的還天才。
再次做蕭楓之的老師的萬思修想著哪怕幾個月也好,前世有些他做到位極人臣時才想明白的道理應該提早告訴蕭楓之知道。萬思修以為,三十八歲的他做起老師來,至少應該比十八歲的他更稱職一點的。
然後萬思修發現,蕭楓之是一處無底深淵。
多深奧的道理倒進去,蕭楓之就這麼平平淡淡地接下了,然後融進自己的骨血,萬思修下一刻再看,那道理已經在深淵裡了。對著這樣的蕭楓之,萬思修開始自我反省上一世的自己到底有多麼地誤人子弟。
或許萬思修本來就是蕭楓之帝王路上的拖累,他所謂的耳提面命也許只是阻礙蕭楓之自我思考的枷鎖。這樣看來,那杯毒酒雖然本意並非如此,卻在讓他退出之後給了蕭楓之一飛沖天的機會。
萬思修又給自己找到了一個喝下那杯毒酒的合理理由,於是他就幹脆地放手了。明明身為老師卻也不怎麼管蕭楓之的功課,他要什麼書籍資材萬思修都會給他準備,而他要去哪裡也只需要來報備一聲就可以了。沒有他萬思修,蕭楓之會做得更好的。
懂得放手的萬思修真的發現有些和記憶中不一樣的地方了。蕭楓之將所有還效忠蕭氏的殘存勢力聚集起來,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讓他們放棄原先經營的一切到萬家的勢力範圍內集合。
本來被古重明消滅到七七八八的勢力在萬思修的想象裡大概剩下的也是些翻不起風浪的小魚小蝦了。可是在蕭楓之的刻意聚集之下,居然變成了一股可觀的人馬了,雖然還無法和手握朝政大權的古重明對抗,但是也能拿來幹點事了。
蕭楓之只是來請教了幾個生意上的問題,就替這些人按照他們原先各自擅長的方向分成了幾股然後開始各自經營不同的生意。藉著萬家的庇護和這些人本身的能力,他們很快在新的地方站穩了腳跟。不必擔心古重明的清算後,這群人對於這麼安排他們的蕭楓之更加佩服地五體投地了。於是蕭楓之很快地收獲了這些人徹底的忠心,也開始慢慢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立於萬家以外的人手。
對於蕭楓之的所作所為,萬思修一直在旁邊默默地看著,對於一個六歲孩子居然懂得自己培養只效忠於自己的勢力這件事從目瞪口呆到苦笑著接受。蕭楓之就是蕭楓之,有他沒他都是天才,所以不要覺得自己對他有什麼大恩。看開了的萬思修也只是讓人留意著蕭楓之的勢力,若是生意上有什麼問題的,那就順便幫一把。對於天生帝王來說,他既然從來不是什麼指路明燈,那就幹脆點當個路邊螢火,能照一段是一段吧。
可是同樣的事情,落在不同的人的眼裡,是不一樣的。
在蕭楓之看來,萬思修就是不在意他了。無論他表現地多麼具有投資價值,萬思修只是,不在意他了。
如果蕭楓之那些殘存的記憶不曾出錯的話,當年如果萬思修教的東西蕭楓之學得很快的話,他應該是會很高興的。萬思修會抱著蕭楓之去看花看鳥,喂池塘裡的小魚,或者吃點點心。萬思修會一邊抱著蕭楓之笑,一邊問他開不開心。
蕭楓之當然是開心的。
然後萬思修會告訴他,如果蕭楓之學得快學得好,天下也許很快就會太平,那麼也有其他人能過這樣看花看鳥喂魚吃點心的日子,那會是多美好的場面,多麼讓人心馳神往。那時候的蕭楓之不知道所謂那種場面有多讓人嚮往,只知道萬思修抱著他玩的時候大家都很開心,於是他願意多學一點,學快一點,本來這就是他能夠做到的事情。
再後來萬思修死了,蕭楓之偶爾會一個人微服離開皇宮去看看什麼叫天下太平。他真的看見人群成群結伴看花看鳥,大人帶著小孩去池塘邊喂魚,街頭巷尾攤販叫賣,路過的人們帶著笑臉買點點心吃。蕭楓之承認,萬思修沒有騙他,那場面真的很美好。
所以蕭楓之很自然地回過頭想說:“萬師,我們也一起加入他們吧,和小的時候一樣。”
可惜在人潮如織裡蕭楓之忽然又記起來,萬思修孤零零一個人躺在那個陰冷的地宮裡。是他要的天下太平,卻唯獨他一個人從沒見過。
所以這一次蕭楓之當然努力學了,哪怕有些道理早就在他經年累月的實踐裡變成他思維的一部分了,他都會認真地聽萬思修再剖析一遍。聽聽同樣一件事,從君王的角度和從人臣的角度看來有哪些不同。
要不是他還披著六歲的皮囊,蕭楓之簡直想同萬思修徹夜長談其中的一些道理曲折。因為重來一次蕭楓之才想起,萬思修不但是他最獨一無二的老師,也是他最獨一無二的臣子。那些在後來的五十年裡蕭楓之被迫對著那些腦子愚鈍只剩一顆忠心的手下們不斷重複的道理,天然地被萬思修所理解,他能理解蕭楓之的那一顆帝王之心所做的思考和決定。
然而,在蕭楓之的理解裡他已經做到了極致的學習成果,不可能有比他更好的學生和更佳的學習表現了,萬思修是應該高興的。蕭楓之甚至都已經在考慮哪一種點心才是他和萬思修都愛吃的了,可是萬思修看他的表情卻複雜地像是在看什麼重大難題,蕭楓之眼看著萬思修吃驚、自責、無奈直到放棄,唯獨一次也沒有開心過。
蕭楓之不知道上一次的自己是如何打動萬思修的,似乎萬思修來做他的老師時就認定了他有讓天下太平的能力,可這一次他的開局太壞,只好拿出這唯一的籌碼對著萬思修反複自薦。作為皇帝的蕭楓之明白,自薦總是讓人看起來廉價了一些,而萬家這種高階的生意人不喜歡廉價的東西。可是他哪裡有選擇,他聽說萬思修已經少說接觸了六七位所謂的當世大能了,禮也送了好多次了,他真的要被萬師丟下了。
蕭楓之只能著急地在萬思修眼皮底下組了一個自己臨時的班底,從頭到底完全不避諱萬思修的審視目光。蕭楓之就差跳到萬思修面前說:“你看,我六歲就能管好這些人的死活,將來一定能管好整個天下的,你就再相信我一次,和我一起共謀天下好不好,這一次我是真的能讓你看見天下太平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可是萬思修看了看他招的人馬和他讓他們參與的營生,找人替蕭楓之在生意上做了些查漏補缺的事,到底這是萬思修比蕭楓之更擅長的領域,所以蕭楓之也能理解,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萬思修知道蕭楓之開始培養自己的勢力了,他對此依舊不置可否的樣子。
而過了那麼幾個月後蕭楓之終於再一次等到了萬思修對他笑,可惜原因卻是萬思修說他最想拜託的那一位大能,在他反複的信件、禮物、熟人請託、親自登門拜訪等等操作下,終於同意做蕭楓之的老師了。
蕭楓之只剩最後一招拼命的險棋了。
在蕭楓之的記憶裡,之前在這個時間附近,萬家曾經出過一件事。由萬家擔保運送的一批貨物從燕國進萬家勢力範圍內靠近楚國邊境那邊後不久被人截殺了。不但貨物全失,事後追查時發現押送貨物的萬家人全部都被殺了。
那時候的蕭楓之見過萬思修站在這群人的遺體面前握緊拳頭全身發抖的樣子:“古重明,這筆賬我萬思修記下了,有朝一日,萬家會來找你討要的。”
不用任何證據,蕭楓之現在也能想明白這必是古重明做的。為的不過是因為不能動被送來萬家的自己,所以想動點別的來警告萬家。可是萬家身為第三勢力又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了,萬家自然有制衡第一第二勢力的手段。不能動進萬家地盤的人這是歷來的規矩,只有他古重明新來乍到以為自己一輩子用不上萬家,才敢這麼明目張膽地動手。
要是以前的萬家當家,可能就近幾年內找個什麼事就會給古重明好看了,而當時的萬思修反正也決定一面倒地押寶蕭楓之了,所以那場報複才一直拖到了蕭楓之複國的時候。
但是現在,重新回到這個時間點的蕭楓之還有機會挽回那些萬家人的性命。蕭楓之知道萬思修這個人重情重義,如果他能從古重明的手上救下萬家這一隊人的性命,是不是就能對著萬思修證明自己的價值,到時候他也可以藉此和萬思修做個交易,讓他別再給自己找別的老師了。
所以蕭楓之讓手下的勢力留意了一下萬家這一次的隊伍到哪裡了,而從返回的訊息來看,蕭楓之關心的時機選得剛剛好,他如果馬上出發的話應該能及時救下那些人。唯一可惜的是蕭楓之來不及再編點什麼合理的藉口來解釋自己的未蔔先知,好讓萬家這邊做些額外的準備。
估摸了一下手下人的實力和對面可能出動的力量後,蕭楓之決定就帶上一些他的人和他自己一同前往了他記憶中最後出事的那個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