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不要把我們的猜測告訴楓之呢?”
“先不要吧,這沒頭沒尾的,萬一想錯了更給他們添亂。”
“哎……難道就這麼看著他們倆之間這樣下去?”
“我們能做什麼呢,他們要我們幫著找點天材地寶延年益壽什麼的,我們會;要我們幫著打敗某個江湖門派,也沒問題;可是有關於他們之間的關系和打天下什麼的,我們是真的愛莫能助,只能但願他們倆都能得償所願了。”
做不了什麼的獨孤單兩人只好叫了個下人進來服侍酒醉了的蕭楓之,他們倆把給蕭楓之的賀禮放下後當夜就離開了萬龍城。
之後萬思修的日子看似終於恢複了正常,生意上平平穩穩,四周也安安靜靜,很久都沒聽到蕭楓之那邊有什麼正經訊息。古重明的人雖然知道了蕭楓之的個人實力,卻並沒有輕舉妄動,邊境上既無增補,也沒減員,大家就這樣相安無事地過了半年。
可這樣的“天下太平”也僅僅只是維持了半年而已。
“楚國那邊又開始往邊境增兵了?”
萬思修收到這條訊息的時候並沒有多麼地意外,畢竟燕楚兩國三年一大打,兩年一小打,邊境上你來我往的已經不知多少年了。這一次燕國有蕭楓之和古重明的血仇這個內憂在,楚國想參與進來再當個外患也是很正常的事。
而這一次對方出動的兵力還算不少,是數十年來少有的大打的規模了,相應的,燕國這邊的古重明也開始增兵,除了之前一直擺在那裡應對萬龍城的那一支軍隊以外,又派來了兩支規模龐大的軍隊作為增援。
“嗯,這次的規模看起來還很大,我們還是像往常那樣應對嗎?”萬有年詢問的聲音裡也未見有多少緊張,身在萬家的位置,歷代看的最多就是東西這兩國間的戰爭了。
“還是老樣子,掛中立旗,讓在各地出外勤的所有護衛團返回通衢城以備戰亂,從今天開始通衢城內不再接納兩國五品以上官員進城。已經在城內者,予以適當補償要求其半月內撤離通衢城。”
“是,老爺,就近的護衛團回撤的指令已經發出,我待會就再去補上距離比較遠的那一些,讓兩邊官員們撤離通衢城的通告明天就會貼出去。”
“嗯,對了,萬龍城這一次是什麼應對?我們在那裡的人有沒有看見他開始練兵了?”
“未曾,聽他們說,殿下這半年來似乎沒怎麼管過事。”
“沒管事?都是他的手下們自己在做事?那他在幹什麼?”
“不知道,您交代過我們的人少去和殿下那邊的人沾上瓜葛,我們也就不敢多打聽。”
“他到底是在想什麼?”已經沒有立場身份去質疑蕭楓之行為的人,偏偏又忍不住想要關心對方的行為,“半年過去了他都不開始招兵買馬,之前收攏那麼多流民又是幹什麼?他是打算用他現在手下那點人去打敗兩個國家嗎?”
“那……要不要讓下面人去問問?”萬有年小心地試探了一句。
“這樣,你讓人把這些兩邊收集來的情報都送去萬龍城給殿下他們,也許他的人還不像萬家那樣遍佈天下,這些事情他還來不及知道。等看到現在的形勢之後,我想他會有所作為的。”
萬家這裡的情報倒是很快地送去了蕭楓之那裡,只是出乎萬思修意料的是,蕭楓之看了之後依舊沒有什麼行動。而聽了下面人回報的萬思修反而開始坐不住了,不理解蕭楓之在幹什麼又不好去當面問他的萬思修只能一改往常兩國對打時萬家的不動如山,改成天天關心這倆家的情報,還要派人送去蕭楓之那裡。
而就是在這一天天的情報裡,萬思修發現了些蹊蹺。
“這兩國之間的邊境沖突不是一向都是以野戰為主,只有一方打得比較順利推進到對方境內一定距離後才會改為攻城戰。”
畢竟兩邊這麼來來回回打了三百年,邊境這裡除了中立的通衢城以外基本都是荒無人煙的緩沖區。所以兩邊開戰的節奏一向都是先進入緩沖區,挖戰壕壘陣地進行一番拉鋸式的野戰,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拉扯式的野戰就會消耗雙方大量兵力,並不是每一次都有機會推進到對方境內進行後續的城鎮戰役。
“那為什麼這一次雙方集結的各種部隊裡,騎兵的數量這樣的少?而軍械的數量卻又異常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