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章
盡管萬思修這一次是大病一場,但好在病癒之後沒留下什麼病根,這大概多虧了蕭楓之的那顆神藥,在那之後,萬思修終於正式開始接任萬家的家主。
鑒於萬家最近接二連三遇見的大倒黴事,萬有年也是連請了好幾撥的僧人道士來做法事,以驅除那些纏繞在萬家之上的晦氣。大概那多少是有點用的,自那之後,萬思修順利接手正式成為家主,一切積壓事物迅速得到解決,之前看起來風雨飄搖的萬家又重新穩如泰山了。
於是又是快兩年的平靜日子一晃而過,直到蕭楓之快要到了及冠的年齡,按照規矩來說,十六歲的他需要脫離萬家的庇護,自己開始獨立出去過日子,而萬思修的老師生涯也應該就算到此為止了。
本來按照萬思修最一開始的想法,一切都該在這裡結束,他會想辦法將他和蕭楓之的告別弄得體面一點。萬家從不缺各種資源,蕭楓之也有足夠的能力,他們倆個可以像普通的商業夥伴或者合夥人那樣繼續維系雙方的關系,萬思修可以暗中順便幫著蕭楓之推進他的統一天下的進度。
事後萬思修會收取一點合理的商業利益作為報酬,防止蕭楓之在這當中産生過度的疑心。至於他要統一天下時使用的部下,自然是蕭楓之用自己的人馬解決。等他得了天下後那些人自然會成為新的權臣,蕭楓之要留下他們或者除掉他們那都是他自己的意願,反正無論如何這把火不會燒到身處外圈的萬思修和萬家頭上。
可惜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事情總不會照著萬思修想象的那樣發展——隨著蕭楓之身上最後那一點點少年影子徹底褪去,他的那個霸主形象開始初見端倪。這不光是體現在了蕭楓之現在麾下擁有的,完全超過了萬思修記憶裡規模的部下數量上,更體現在了他愈加強勢的性格之上。
對於那個及冠禮的問題,比起不知怎麼開口的萬思修,蕭楓之則傾向於主動出擊,希望萬思修能給他一個關於未來的承諾。他不止一次提到希望萬思修和他一起打天下,並在那裡描繪著天下太平以後的世間,可惜話題每到這裡,萬思修都是猶猶豫豫含糊其辭。
對於萬思修來說,這一次他和蕭楓之的關系依然複雜。
從個人感情上來說,即使他反複逃避,一再地告誡自己要遠離蕭楓之。但感情的問題裡總是會涉及到兩個人的,在蕭楓之過度積極的表達之下,萬思修與對方的實際距離根本沒有拉開多少,甚至於兩年前那次病重時,他還會覺得有蕭楓之在身邊很安心。
從客觀道義上來說,萬思修還欠著蕭楓之一條命呢,他就算兩年來到處託人打聽,但想當然的,依然沒有那株藥材的丁點資訊。萬思修既拿不出一顆相同的果子再來還給蕭楓之,也不願意自裁性命以求雙方兩清,所以也就不能做出將自己的救命恩人掃地出門,讓對方自生自滅這種忘恩負義的事。
而比起這些個人情理上的糾結,關於蕭楓之的未來,還有另外一點更加讓萬思修在意——那就是現實變得和記憶中不一樣了。
本來在萬思修的記憶裡是沒有萬龍城的,那一世的萬思修一直把蕭楓之的情報隱藏得很好,外面一直以為蕭楓之只是得了萬家普通的資源輔助,是個成不了什麼大器的落魄皇子。於是十六歲剛長成的蕭楓之對於古重明來說,只是個乳臭未幹的小角色,他把手裡精通暗殺的人派過來後就在那靜候佳音了。
那些人最多也就是和蕭楓之小時候古重明派來的那個隊長差不多的水平,在修習了無罪城武功的蕭楓之眼裡什麼都不是,蕭楓之有的是餘裕和他們玩扮豬吃老虎的遊戲。每次他都讓那群暗殺的人覺得只是欠了點運氣,下次他們就能成功幹掉蕭楓之。光是這樣來來回回,蕭楓之就給自己和萬思修爭取到了兩年的時間來籌措和訓練兵馬。
但是這一次不一樣,從萬龍城建造開始,哪怕在表面上出面牽頭的人一直是萬思修,淩霄閣也速度奇快地完成了前期工作,讓古重明的人一直沒法進到已經圈好的城牆內,看看裡面到底有些什麼。然而這座城市的建法和格局實在看起來太紮人眼,古重明不可能查也不查就放任它自行發展。
在蕭楓之快要接近十六歲時,各方勢力開始在萬龍城周邊刺探,而古重明更是把原本常年在楚燕邊境前線坐鎮的一整支邊防軍給調撥了過來,駐紮在離萬龍城最近的州府,準備隨時隨地應付蕭楓之從萬家獨立之後可能發生的狀況。
萬思修眼看著古重明的人一個個摩拳擦掌在那裡虎視眈眈,但蕭楓之的動作卻依舊不緊不慢。關於未來到底該如何計劃,蕭楓之似乎打定主意要等著萬思修給他出謀劃策,不然他就只是待在原地維持現狀。
可現狀是馬上就會被改變的,現在的萬龍城的建設是由萬思修一直在盯著,一切看似有條不紊,但那是建立在萬龍城外部是一個相對和平的基礎上的。到目前為止,萬龍城內部才剛剛建立了一些基礎的房舍和街道,至於城內的農業區和工業區屬於動也沒有來得及動的狀態。只要古重明的人肯下血本,現在就派大軍來圍困萬龍城的話,萬思修還真說不好結果會是怎樣。
於是一切對於萬思修來說就變得很矛盾,他又不想繼續摻和蕭楓之的事,又見不得對方和他的勢力毫無規劃地脫離自己,最後被古重明攻個正著。既留不得又捨不得的結果就是,萬思修自己開不了口要送走對方,而蕭楓之上前來向他要關於今後的承諾,他也一樣說不出口。最後萬思修不得不感嘆一句,對方真的是他的前世冤家。
可是正因為他們倆這兩年來一直缺乏對於未來的溝通和共識,讓本來對於萬思修來說前景看好的天下大勢重又變得晦澀起來。他們倆不談今後的蕭楓之該如何光複燕國,導致萬思修自己也對未來要怎麼辦缺乏計劃。
萬思修只能眼看著蕭楓之十六歲生辰那日一天天臨近,卻又無法去直面它所代表的意義和後果,他只能一味地避開蕭楓之其人,以為這樣就能一直假裝看不見這個藏在太平表象下的尖銳矛盾。
“老爺,殿下差人帶了個口信來,說他今兒個要有事回宅裡一趟,問您回不回去一起吃晚飯。”
自蕭楓之那次拿了那顆果子救了萬思修的命之後,萬家上下對他終于都是發自內心的尊敬了。哪怕都不清楚他到底在幹些什麼,手下都有多少力量,但每一個萬家人都是真心不希望蕭楓之離了萬家之後被古重明算計。所以現在只要一有機會,這些萬家人都會來盡可能地在萬思修面前提到蕭楓之,好讓家主多多考慮殿下今後的出路。
“我——”萬思修本能地又想說不回去了,但是他停頓了一下又問起了別的:“古重明那邊的人的態度還是那麼強硬嗎?”
古重明在蕭楓之小時候的那次行動失敗後,被萬思修用各種手段警告了幾次,後來就一直顧忌著萬家的力量沒再動手。但萬家畢竟不是一個明面上擁有武力的勢力,在多次試探萬龍城的真相未果之後,古重明終於開始派人向萬家施壓。
萬家給出的理由是,這是個和萬家有點關系的一個新的武林門派正在建設的總堂,因此他們選在了離萬家最近、但又相對遠離世俗的天柱山作為據點。雖然天柱山以前算是大陸一統時皇帝的祭天之地,但自從天下分裂以後就再也沒有這種儀式了,因此幾百年來它早就成了兩國邊境上的一塊荒蕪天塹,也算是符合武林人士的門派選址要求。但這個解釋因為缺乏武林人士親自現身肯定,古重明那邊一直沒有全盤接受。
“是,他們堅持要派自己的人進駐萬龍城,理由是他們也想交好這個新成立的門派,畢竟萬龍城原來那塊地方之前雖然一直都荒無人煙,但名義上還是燕國的地盤。我們的人就算一直推脫說根據武林規矩,江湖上的人不好見世俗的掌權者,但古重明的人還是揪著要想進城來看看這一點不放。逼得急的時候,有幾次他們差點就要和我們的人動起手來了。”
“哎……這樣下去終究不是個事啊。”萬思修手撐在額頭上想了一會,“去備馬車吧,家裡邊也有很多事情積攢了好一陣了,傳個信回去,我午飯和晚飯都回去家裡面吃。”
萬家自己的事其實很簡單,門下的産業雖多,但早就上了正軌,又都是萬思修熟悉的東西,所以午飯吃完沒一個時辰,他就把那些積壓的事情都幹完了。然後難得空下來的萬思修就自己在院子裡隨便逛逛,接著逛著逛著腳步就拐去了蕭楓之的院子,等他一抬頭發現自己到了這裡後,雖然很快就自嘲地笑笑搖了搖頭,但還是抬腳走了進去。
蕭楓之這會還沒回來,萬思修也不知道他還要多久才回來,不過他也不動蕭楓之的東西,只是靜靜地在廳裡坐著等。
隨後他就聽到了外面院子裡由遠及近的聲音,那好像是蕭楓之和他的部下正在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