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不,不可能!”
這句話一出後工部尚書大叫一聲,臉色慘白地就要往後倒,幸而被旁邊人扶住了才沒有倒到地上去。不光是他,禮部尚書也是雙腿一軟原地跪下了。
但是朝堂上包括那二十四路諸侯在內誰都能理解這兩位的反應,因為出了這種事情,依照皇帝的脾氣,大概這兩部從上到下不知道會有多少個株連九族了。
到了這年時,朝堂上已經沒有人和還活著的萬思修照過面了,但萬相的名聲卻比當年還要大了,因為那可是被一個又一個的抄家滅族反複驗證過的現實。
每個初入官場的人都會被訓誡說入了大燕朝廷有一點要注意,皇帝是千古名君,忠言納諫什麼的完全不用擔心,就是庭辯時用的詞不慎冒犯了君主也就是個下次注意而已。但真龍也有逆鱗,皇帝的逆鱗就是萬相。
刑部私下裡有句話,大燕沒有大不敬這個罪,代之的是“萬不敬”。同樣的,臣下們遞奏章不用避皇帝的諱,卻要避萬思修的諱。曾經有位想拍皇帝的馬屁,在奏摺裡寫了句“萬死不辭”,結果皇帝看完就批了個“其心可誅,念在初犯,永不錄用。”
類似的倒黴蛋多了幾個之後,誰都知道萬思修在皇帝心裡的位置了。凡是事關萬思修的,話總是斟酌了再斟酌,事做的也是小心後再小心。
而為了小事都能把人罰成那樣的皇帝,現在出了這等大事,等他知道了那還不是人頭滾滾滿城腥風血雨。
“不可能的,我們造的時候反複試過,地震洪水火災都不可能意外觸發那個機關的,這個機關只能人為觸發。而啟動的方式只有當年造它的老匠師和陛下本人知道,老匠師這都已經死了多少年了……”
“報!!”禮部和工部掉腦袋的大事還沒說完,兵部報信的人又來了,看著一旁已經面如土色的同僚們,兵部尚書腦海裡也升起一股不詳的預感,但到底軍人血性,就算預感再壞他也得聽聽再說。
“什麼事,說!”
“一年一度去……去萬家祖宅輪換的禁軍來報,祖宅禁地裡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原來守衛的軍隊全員不知所蹤,而萬家祖宅……已經全部毀於一場大火。”
刑部尚書看著他身邊那幾位同僚,想著刑部未來幾年裡大概不用再幹別的事了。朝廷一共六部,其中三部已經是從上到下全體滅族重罪的情況了。雖然誰都覺得那是情有可原的無妄之災,但事關萬思修,皇帝一向沒什麼理智。
有罪的那三部和沒罪的那三部自然而然地在朝堂之上分成了兩派,造反謀逆也不過是個誅九族,反正債多了不愁,罪多了也不怕了。那有罪的三部人馬互相看了一眼之後,自覺地站到了一起。
蕭楓之原本留給整個朝堂的積威實在太甚,都到了這個份上了,眾人都沒有考慮過皇帝撂挑子不幹了的可能性,只是一心想著脫罪或者藉此立功。能做到六部尚書的有哪一個是省油的燈,哪一位不是與各種勢力關系複雜盤根錯節。
二十四位帝選侯的事情這些年搞得聲勢浩大,六部自然也早就有了各自的押寶和拉攏,而如今隨著六部一分為二,二十四位帝選侯也很自覺地分成了兩撥人馬,從人數上看,尚書們的人脈實力也是勢均力敵,帝選侯們也是一邊一半各自站了十二位。
而帝選侯們直到此時才徹底搞清楚了互相間的同盟敵對關系,而這一看居然發現同盟和敵人的地盤之間沒有一塊是互相間連在一起的,每一個帝選侯們幾乎都是一個四面楚歌的局面。至此,一個偌大帝國,因為一個死人的遺願安定了五十年,又因為他在世上最後的痕跡全部消失而全面分裂。
繼江湖上開始打生打死之後,世俗間也硝煙四起。
而到了此時,原本皇帝為了每一個城池配備的那些軍械才露出了它們真正的獠牙。無數生命在那些炸開的煙火和毒液間哀嚎著死去,天下太平得太久了,久到好幾代人都忘記了戰爭裡不光有利益,更多的是殘酷。
蕭楓之就是在這遍佈江湖和世俗的一片爭鬥裡,帶著其他三個人的遺骨登上了天柱山的山頂。那個大殿比他第一次看見的時候破落了很多,大概是獨孤單知道真相後原地發洩的結果。大殿曾經雄偉的大門如今破了半扇,還有半扇要斷不斷地連在那裡,所以蕭楓之大老遠就看見了顏色上已經有了大片黯淡的寰寧珠。
“氣運……之子……為什麼……”
蕭楓之在寰寧珠不解的質問聲裡將萬思修的棺材放在地上,又把裝有混合著獨孤單和莫悔肅最後的灰燼的壇子放在另一邊。然後他抬起頭漠然看著大殿半空中無數人悲慘又無謂的死亡,看著他們死亡後化成的黑點將寰寧珠染成更重的墨色。
“為什麼……和平難道……不好嗎?”
寰寧珠裡所剩的能量的已經不多了,這幾個字說完後它身上的光亮彷彿又黯淡了些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