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對於蕭楓之不敢找萬思修要錢的原因,他實在是沒法提前告訴萬思修。
人間帝王用來表達對一個人喜愛的極致方式大概會有兩種,一種是為那個人毀掉點什麼東西,另一種是為那個人建造點什麼東西。前一種叫沖冠一怒為紅顏,後一種叫拱手河山討你歡,而蕭楓之大概是屬於後一種的型別。
所以萬龍城不光是蕭楓之心目中的未來皇都,也是他想在造好以後送給萬思修的城市。不用提蕭楓之的帝王格局,哪怕是一般的老百姓也不會幹出送別人的東西,要用別人的錢來置辦這種事情的吧?
如今蕭楓之對著萬思修提前把萬龍城的設計圖交了底,驚喜什麼的算是徹底沒了,要是再用萬思修的錢來修的話,那還送什麼禮呢。畢竟除了這個,蕭楓之也想不出什麼更宏大的計劃了。
“萬師,我想……要試試看自己的能力到底到哪裡了,所以想盡量靠自己想辦法來完成它。”
自己來想辦法,於是腦筋就動到軍火上面去了嗎?萬思修真的很難理解蕭楓之這種“帝王心思”,他覺得再深究下去大概自己的口氣又不會多好了,於是只能暫時放棄這塊而轉向他的另一個疑問。
“你為什麼要將天柱山整個建成一座城,而不是選擇一處背靠天柱山的位置?這兩者的工程量根本不可同日而語不是嗎?你要是擔心這座城市的防禦能力,整座城市背靠天柱山,將內城抬起一部分移到現在圖紙上外城的位置就足夠安全了。”
在選址這一點上,蕭楓之並不是隨隨便便地用通衢城和無罪城的位置定位了一個三角形,他選中了整座大陸真正意義上的最中心和至高點,傳說中天地相連時用來支撐上天的最後一根天柱的位置。
被稱為天柱山的這座高山真的很像平原上憑空長出的一根柱子,它的周圍沒有一般高山都該有的綿延漫長的山脈線,就是這樣突兀地以一個萬丈方圓的大小範圍開始,一點點朝著最中心處隆起。天柱山上超過千丈以上的部分常年被積雪覆蓋,而來自山上的融雪就是大陸無數江河的發源地了。
因為天柱山的獨一無二,在大陸尚還統一時那裡就是歷代帝王祭天的所在,不過帝王們從來沒有爬上過天柱山的山頂,一是他們沒有這個能力,二也是覺得這樣對天不敬,所以歷來祭天儀式都是在上山百丈左右位置的祭天臺辦的。
萬思修想不明白的是,為什麼蕭楓之的計劃是要將天柱山整個從山腳到以前祭天臺的位置一層層規劃成梯田式的階梯形式,將整座山整理成山城的樣子,從底層開始一圈圈的分成外城、中城、內城,和最上面的皇城。每一層都自成一體互不幹涉,而上一層的城市完全可以俯瞰下一層所有的活動。
這種設計當然會讓整座城市更安全,可以說從萬龍城建完的那一天起,除非他的主人自己放棄,否則沒有人可以攻破它。連外城都設在抬高地面二十丈以上的萬龍城,如果在它的每一層圍城的城牆上配上蕭楓之賣的那些軍械,那不管外面來多少人進攻,那都只是靶子多少的問題。
天柱山身為天下的大水庫,城中永遠不用擔心水源問題,而蕭楓之在規劃的時候甚至在外城裡留出了一塊農田區,萬思修估計就算整座萬龍城建成後住滿人,單憑那部分農田區也能基本保證城內基本的糧食自産自足。這樣攻又攻不破,圍也圍不死的萬龍城就會成為真正不落的帝都。
但問題是,完全按照這張圖紙來的話,多久才能完成呢?按照萬思修那個計劃來的話,雖然最後是沒有蕭楓之的那個完美大氣,但也能達成大部分的效果了。重要的是萬思修的那個想法靠著大量民夫和一些技術熟練的工匠的話估計也得十多年才能初具規模,蕭楓之那個的話,萬思修估計在自己有生之年應該是看不到了。
“關於怎麼建城的問題,我已經和獨孤和莫大哥聯系過了,江湖上專門幫人建設山門的淩霄閣會接受萬龍城的基礎地基建造的。只要那個階梯形狀的地基和圍牆建好了,裡面的房舍什麼的就可以按照正常建城那樣弄了。”
萬思修倒不是懷疑江湖人的能力,畢竟這些年獨孤單和莫悔肅和他講解了一些江湖人到底有多超乎俗人的想象。只要練出內氣這種東西,據說手提肩扛上千斤的東西只是江湖最最底層的人都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江湖需要自覺和世俗分開,要不然的話,他們隨便一出手,世俗就該死傷一片了。只是萬思修不解的是——
“不是說江湖人不能幹涉世俗事務碼?那他們為什麼可以幫世俗世界的人造都城?”
“因為莫大哥已經在他們魔教各派的內部幫我通報過了,今後萬燕堂就是個隸屬於魔教的江湖門派,這個門派算是無罪城獨孤家的分支,門派內部也是透過血脈代代傳承,而初代堂主就是我。所以淩霄閣不是在幫世俗的落難皇子建以後的都城,只是在幫一個新成立的門派建山門,而這個門派沒有拒絕和世俗的普通人一起混居而已。”
“如果放在江湖上的話,我這個將山按照山勢整理成階梯狀的要求只是工程量大了點卻並不難,比起那些什麼要在群山,我這個要求只是普通罷了。”
“哦……”萬思修剛要說自己明白了,卻突然一驚,“你變江湖人氏了?那你還能不能複國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