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
“他怎麼可能沒有子嗣?他怎麼可以沒有子嗣!!他是……求而不得還是……”
萬思修開始認真考慮是不是現在就要請些名醫來幫蕭楓之調理身體了,如果蕭楓之是因為什麼隱疾的原因才不得子嗣的話,也許趁現在他還年少還沒發育的時候調理還來得及。
本來在罵人的蕭楓之硬生生地翻了個白眼,這種事情輪不到他以一個十歲孩童的身軀對著萬思修大叫“我正常得要命。”
好在那個邋遢道士替蕭楓之挽回了尊嚴:“別擔心,他沒事,只不過不求罷了。”
“他為什麼不求?”
“是啊,他為什麼不求呢?”那個道士用一種反問的眼神看著萬思修,好像這個問題萬思修不該問他那樣。
看明白這個眼神的萬思修自己開始試圖在那段記憶裡找尋一點蛛絲馬跡,那段記憶裡全是文治、武功、國家和天下,實在是沒有什麼有關於情愛的內容可以算得上和這一題擦邊。想來想去,最接近的部分只能是臨死前他對蕭楓之說的那句話了。
萬思修對蕭楓之說:“今後也不要喜歡什麼其他人。”
那只是萬思修的私心而已,因為在他心裡,蕭楓之怎麼看起來都像是個無情帝王,本來也應該不會喜歡上什麼人。那麼對於萬思修來說,蕭楓之也不喜歡任何其他人的話,他的遭遇也就不會看上去特別的悲慘了,畢竟這世上一定會有很多人像萬思修那樣仰慕完美的帝王,而在那位帝王眼裡,這些人平等一如螻蟻。
萬思修知道這種想法有點自欺欺人,卻還是想要這樣安慰自己,這大概是出於生意人的某種……不太願意承認自己做了虧本買賣的心理。盡管誰都知道,感情這種事情,從來不是買賣。
但是不會喜歡上什麼人和沒要過什麼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無情帝王也可以後宮三千,這兩者之間並沒有什麼根本上的矛盾。萬思修知道蕭楓之很聽他的話,哪怕死前那一刻都知道,所以難道這是因為他死前沒來得及解釋清楚,於是蕭楓之混淆了兩者的概念?
不可能吧,他死時蕭楓之都二十六歲了,這種東西難道還需要教嗎?
“楓之,你知道你父皇並不喜歡你娘親的吧?”萬思修試圖用一個切身的例子幫蕭楓之理解一下。
“我知道。”
“可他依舊要了你的娘親,所以才有了你這個子嗣。”
對於萬思修的話裡有話,蕭楓之也只能嘆口氣裝作聽了也沒懂。因為在沒有子嗣這件事上,蕭楓之是到了幾年之後才有意去這麼做的,對於蕭楓之來說,這是一件他純粹靠著幸運才沒有做錯的事情。在萬思修剛死後的那幾年裡,蕭楓之做過的那一堆錯事裡面就包括了——他根本沒有控制過自己的後宮數量。
對於帝王家來說,聯姻這種可以控制、拉攏、平衡各個權臣的方法,作為千百年來屢試不爽的入門手段,被無數帝王反複證明瞭它的簡潔和好用。而以蕭楓之當時的情況來說,萬思修剛死沒多久的時候,他並沒有理由刻意避開這種好用的手段。
而且蕭楓之做得很平衡,文武首輔家各自出了一位貴妃,六部六卿各得了一個妃位,其他他看好的人才也都給了些後面的位份。可以說,蕭楓之的後宮在一開始的時候,比他的大多數祖宗配得都還更齊一些。
但是對於蕭楓之來說,這些位份和這些女人就像是他們家的男人們在得到了前朝的位置之後附帶的職位福利一樣,同他每年該賜的那些絹帛錦繡或是金銀財寶是一個概念的東西。他把那些女人們擺進後宮的那一刻,他們各自應盡的義務都已經盡完了,僅此而已。
後來的蕭楓之萬幸在自己有一個如此齊全的後宮的前提之下,他卻沒要過她們中任何一個,不是因為他搞不清喜歡和要的區別,只是他連那個興趣都提不起來。在萬思修死後的剛開始幾年裡,他在前朝花費了太多的時間,難得有空到後宮的話,都花在了夕公子的殿裡。
夕公子是蕭楓之的整個後宮裡唯一的一個男人,也是整個後宮裡唯一沒有前朝背景的人。他本來只是一個在大街上賣藝的人,既無學識也無背景,某天被微服出宮的蕭楓之看見了,帶回了宮裡,然後就開始“聖寵不衰”了。
那些本來在後宮裡盼著的女人們,被這沒來由的聖寵驚到了,一個個去和自己家朝堂上的那位男人哭訴,然後幾個地位比較高的也是在皇帝身邊待過比較久的,看著自家女人們遞回來的畫像後沉默了。
那張臉一看就像萬思修啊。
然後已經死了幾年的“萬賊”又被改回了“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