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神武十一年九月初一,就在福建成一片糜爛之際,朱宏三派往河南的第二個欽差來到開封了。
這個欽差就是原順天府知府錢遺愛,順天府作為大明三京之一,知府是從三品的高官,官印都是銀製。而作為身穿大紅三品官服的錢遺愛,心中是有些不想趟河南這攤臭水的。
錢遺愛在崇禎四年出生,現在才三十一歲,三十一就是從三品高官,這已經不能稱為祖墳冒青煙了,而是祖墳著火了。很簡單,錢遺愛的年紀太輕,就是每天和錢遺愛作對的夏完淳,現在也只是從五品主簿,夏完淳的年紀可是比錢遺愛還要大上兩歲。夏完淳和錢遺愛不對付,見面就要吵,雖然主要原因是政見不同、性格不合等,但是夏完淳嫉妒錢遺愛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也算一個次要原因吧。
錢遺愛家中世代為官,祖父錢世楊就當過知府,父親錢謙益就不說了,所以錢遺愛從很小的時候就熟悉官場上的事,那就是絕對不當出頭鳥。
俗話說得好,出頭的椽子先爛,不管你背景多大、學問多高,只要犯了眾怒,那基本上斷絕仕途了。大明朝開國到現在二百七十多年,狀元一共有九十人,但是真正能做到內閣首輔的那是少之又少,一隻手就能數過來。反而是當時科舉名聲不顯,只考了二甲前幾名的傢伙有很大機率進內閣當首輔,比如徐階、張居正師徒。
所以在錢謙益致仕前,就和錢遺愛說過,讓他低調,千萬不要人前出風頭,錢遺愛也不是官場白丁,對父親說的也深表同意。錢遺愛在順天府任上已經待了三年,前年的京察組織部給他定了一箇中上,錢遺愛對這個任命還是很滿意的。
按照明代官員任免規矩,上上就要提拔了,錢遺愛這種中上可以原職留用,下等要降級使用。錢遺愛今年才三十多歲,並不想這麼早出人頭地,最好等到四十以後出任省部級高官才行。錢遺愛現在是從三品,他給自己定的人生目標是四十進中央當侍郎,五十入閣,爭取六十當首輔。
錢遺愛對自己的規劃很完美,但是應了那句話,金子到哪都要發光的。這次河南之事太子就想到了他,並且和皇帝保舉,讓錢遺愛去河南當欽差。
錢遺愛對太子沒和自己商量就保舉自己很不滿意,錢遺愛雖然是太子的謀士,但是二人一直都是亦師亦友的關係,所以太子在保舉錢遺愛後和他解釋一番。
太子的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河南的事絕對不能繼續發酵,太子在河南有太多的利益,如果真的都捅開到時候倒黴的只有太子。還有一點太子沒有說,但是錢遺愛想到了,那就是太子還不想河南之事牽連到馬明遠。
這次馬明遠罷相已經成了必然,不過朝廷上下都知道馬明遠這次是被保守力量反撲才下的臺,這就讓皇帝內心有些虧欠馬明遠,畢竟新政幕後是皇帝的在力推,馬明遠只是為皇帝背黑鍋而
已。
皇帝內心有虧欠就不能下狠手收拾馬明遠,但是河南貪汙案都掀開那就不一樣了,皇帝是一個小心眼的人,看到自己的銀子大半都被這些官員貪汙了,必定遷怒於馬明遠,到時候太子在想要藉助馬家的勢力就不可能了。
所以維持現狀,河南之事找幾個替罪羊,然後給朝廷上下一個滿意的交代,這就是太子交給錢遺愛的任務。
錢遺愛聽太子這麼說也沒辦法,只好將順天府的事情交割一下,然後帶著皇帝的聖旨南下河南。
錢遺愛的身份和朱淵可不相同,錢遺愛不管官場資歷還是文壇地位都聲名在外,所以到了開封巡撫吳培昌早早的在城外等候。
吳培昌和錢遺愛早在廣東時就認得,不過當時吳培昌只是財政部的一個郎中,錢遺愛也只是太子府上的一個門客。不過現在可不同了,吳培昌是一任封疆大吏,錢遺愛更是代表皇帝的欽差。
錢遺愛在遠離迎接隊伍百米處就下了轎,步行來見吳培昌,當然這是表示恭敬,畢竟吳培昌在年紀上要比錢遺愛大上許多。
吳培昌看到錢遺愛來了,趕緊躬身施禮說道:“臣吳培昌,攜河南巡撫衙門同僚,拜見欽差大人!”
錢遺愛沒等吳培昌行禮趕緊上前攙扶說道:“希文兄快快請起,你我兄弟就不要客道了!”
吳培昌笑道:“子高賢弟,自從神武七年南京一別已經五年了,子高賢弟還是如此俊朗啊!哈哈!”
“希文兄不要取笑我了,遺愛的學問那能和兄長相比?”
錢遺愛這是捧臭腳,大家都知道錢遺愛十二歲就中了南直隸的舉人,如果不是國家山河破碎,錢遺愛完全有可能在十八歲以前高中進士。而吳培昌就不同了,吳培昌雖然是崇禎十年的進士,但是名次排在三甲,如果不是正好和馬明遠是同年,現在最多也就是個知府,錢遺愛這麼說完全就是恭維吳培昌。
好話誰都愛聽,吳培昌笑了笑說道:“子高啊,這次你來就好了,現在河南被燕王和張家玉弄得烏煙瘴氣,正需要子高這樣的能吏來還河南一片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