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上是朱宏三第一次進入杭州,晚上杭州一些士紳大戶還要來拜望,這可是重中之重,朱宏三能不能在浙江站穩腳跟都要靠這些士紳,所以半點差錯不能出。
當然,能來參拜朱宏三的都是堅決抵抗滿清計程車紳,那些投靠滿清的都被關到監獄中,等待按察司和錦衣衛的審查,只是隨波逐流的抄沒家產貶為庶民,一些站在滿清身後助紂為虐的要全家發配呂宋,這幾年是呂宋大發展的時期,當地很缺人手,所以朱宏三基本上在自己統治區裡廢除了死刑,不管什麼事都發配呂宋,算是為呂宋的經濟發展做一點貢獻。
朱宏三和這幫土財主談的很是歡暢,給了這些傢伙大批的土地,反正這些土地也不是他朱宏三,都是城裡那些依附滿清士紳的,用別人的東西收買人心,朱宏三當然喜歡。不過朱宏三也不是一點好處沒有,他用杭州城外大批的糧田換了錢塘江兩岸的灘塗沙地。
錢塘江因為每月都有海潮倒灌,所以江邊有很多鹽鹼地,這樣的地種什麼都不長,那些土財主不知道皇帝要這些地幹什麼。但是既然皇帝肯拿良田來換,自己何樂而不為呢?所以兩方都得了好處,大家相談甚歡。
不過不要認為朱宏三就是傻子,他換來的大批的灘塗正是要準備在杭州這裡建成第三個工業區。等到兩年後杭州工業區建成後,那些土財主發現以前不要錢的灘塗價比黃金,紛紛悔得腸子都青了。
就在朱宏三拉攏杭州本地士紳的時候,在杭州城裡的巡撫衙門裡,新任浙江巡撫於世隆也在甄別杭州這些投降的官員。
得益於朱宏三陸軍的給力,杭州城只用一天就被攻下。城裡的滿洲官員和漢軍旗官員倒了黴,滿洲人根本沒有二話,男的直接砍頭,女的漂亮的發賣為奴,難看、年紀不合適的都被髮配到呂宋。漢軍旗的官員還算不錯,沒有大惡的基本上全家都去了呂宋,民憤較大的和滿洲官員一個待遇。一起進城的還有大批東廠和錦衣衛的人,他們的任務正是對付這些投降官員。
不過除了這些外來的官員還有大批原南明投降的杭州本地官員,這其中就有杭州知府劉正衡。其實老劉為官還算不錯,當年杭州投降時也不是他的錯,是潞王開啟城門投降的,可是這個道理誰都知道,但是錦衣衛可不管你哪些。杭州城破後杭州城內大小官員都被脫了官帽,帶到巡撫衙門等候新任巡撫於大人處理。
就這樣劉正衡戰戰兢兢的跟著錦衣衛來到杭州巡撫衙門,站在門口寒冷的秋風中等候自己的命運。
第一批進去的是幾個省級衙門的官員,他們的主官不是滿洲人就是漢軍旗,明軍進城後這些人不是被砍頭就是偷摸跑了,留下這些中層官員在這等候被詢問。
過了半個時辰這些人紛紛出來,有的歡喜有的憂。
劉正衡抓住一個熟人問道:“張大人,怎麼樣?”
劉正衡抓住的這個是布政司衙門下屬經歷司經歷,主要掌管布政司文書,和後世對比也就是省辦公廳主任,這個職位可是很重要。
張大人看了看周圍沒人,低聲說道:“還可以,給下官定的停職留用,說是看錶現!”
劉正衡一聽停職留用,心中長出一口氣,這樣就是事有可緩啊。沒想到張大人接著說道:“也不都是這樣,下官管理文書,沒什麼大事,可是理問所的吳理問可是倒了黴!”理問也是布政司衙門下屬的機構之一,主要負責刑事案件的掌堪核刑工作,和後世的司法局差不多,手中權力很重。
劉正衡一聽趕緊問道:“怎麼了?”
“這還用說嗎,老吳管核刑,手裡的人命案子能少了嗎,被新來的巡撫大人定了個發配呂宋。我的娘,我聽說呂宋可在海外萬里以外,比瓊州都遠,那個地方都是食人生番,去了也不知道能活幾年!”
張大人在這說話惹惱了邊上站崗的錦衣衛,怒喝一聲罵道:“嘀咕什麼?是不是在這妄議朝政?”
張大人和劉正衡都是前明的官員,知道這幫錦衣衛的殺才無中生有都是行家裡手,趕緊都低頭不語。
那個錦衣衛小旗看了看二人不說話,來到劉正衡面前問道:“你是杭州知府?”
“回大人,下官就是杭州知府劉正衡!”
“好,你進去吧!巡撫大人在裡面等你呢!”
劉正衡看了看周圍沒有外人,從兜裡拿出一大錠銀子,足有十五兩,塞到那小旗手中,低聲說道:“這位大哥,這是一點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