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朱宏三在家裡琢磨什麼缺德主意整治知識分子,下面還是看看馮老頭在幹什麼。
馮老頭今年六十七了,這個年紀在古代可以說得上風燭殘年。本來這個老傢伙早就準備好了找個地方等死完了,死後哪管他什麼洪水滔天。
但是在北京看到朱宏三這個奇葩後,馮老頭的不安分的老心臟也開始煥發青春的力量。他想看看朱宏三這個宗室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如果在北京答應朱宏三入夥是被逼迫的話,來到東莞馮若舒真的被朱宏三的產業驚呆了。他沒想到一個狗屁不懂的混蛋王爺竟然能在一年內弄出這麼大動靜。
東莞縣城外那林立的煙筒,連綿不絕的廠房,縣城裡碼頭上停著密密麻麻的船隻。一船船的鐵器、絲綢、茶葉運到外地,運進來的是鐵礦石、煤炭、糧食和白銀。
朱宏三說的這個開發區每天都有新面貌。馮若舒來的這兩天就看到有三家綢緞莊倒閉,第二天又有四家商鋪新開張。
馮若舒不懂商業,但是在這個小小縣城裡他看到了大明其他城市所沒有的東西,那就是朝氣。
馮若舒這種受過全套儒家教育的老官僚,可能在漫長的宦海生涯中磨光了他的銳氣,但是讀書人那種救國救民的心態可是一點沒有變淡,反而因為看到北方那個樣子而被大大加強了。
所以今天馮若舒想和自己兒子談一談,問問一些具體情況。
馮自用其實不想單獨見自己老爹,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生疏,他小的時候就在姑母家長大,和馮若舒也見不到幾面。
第二個就是他母親的事。馮自用親生母親被嫡母弄死後馮若舒不管不問,馮自用其實很是不高興。但是在這個父權為綱禮法社會,對父親不能有一點不滿意,否則就是大逆不道。
馮自用在縣衙接到父親的通知,帶上孫子馮導來見父親馮若舒。
馮若舒看到孫子馮導很是高興,儒家講究的抱孫不抱子。馮導現在六歲,正是貪玩的年紀,但是在馮自用的教育下彬彬有禮,很有點小知識分子的樣子。
如果朱宏三在這一定說馮自用毒害青少年,朱宏三的幾個兒子女兒天天瘋跑,打架鬥毆什麼都幹。老大朱洛更是朱家莊一霸,馬濟遠就多次和朱宏三提過子女教育問題,朱宏三都笑了笑不予答覆。
馮導規規矩矩的給馮若舒磕頭,用清脆的童音說道:“孫兒給祖父請安了。”
馮若舒手捻長鬚微笑道:“導兒起來吧,祖父問你,可曾進學?”
馮導答道:“過年後爹爹給孫兒開的蒙,現在正在學習三字經。”
馮若舒笑道:“好,那導兒給祖父背一段三字經可好?”
馮導開始背誦三字經,還別說,這個小傢伙很是聰明,一千多字的三字經背的郎朗上口。馮若舒看到孫子這麼聰明很是高興,覺著接自己衣缽的就是這個孫子了。
馮若舒聽完馮導背誦後說道:“導兒背的很好,現在你和你大哥出去玩吧。”
馮若舒說完示意身後的馮潤領著馮匯出去,畢竟今天馮自用來有大事商量。
馮潤其實很不高興,他對自己這個庶出的二叔意見很大。原因很簡單,馮潤的祖母和父母都死在成都。這件事和馮自用的不作為有很大的原因。
所以剛才馮自用進來時馮潤也沒問安,只是行個禮完事了。
馮若舒看到馮潤領著馮匯出去後,說道:“老二(這個稱呼很彆扭),你不要埋怨馮潤。上代人的恩怨不要帶給下一代。”
馮自用低頭沒有說話。
馮若舒嘆了口氣,這個兒子還是埋怨自己的。但是今天有些話一定要講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