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陸爸爸和陸媽媽也放開了。
回頭人問就說不太清楚,孩子們的事他們不管,回頭就聊陸州有部書賣了影視版權,那個電視劇馬上上映了之類。
人生酸甜苦辣的事多了去。
陸州有太多拿得出手的東西,那點細微的苦澀早已有輕舟已過萬重山之感。
也許有一天國內會更開放更包容。
陸州知道自己做不了領頭人。
但如果在同性戀法案推行或者類似的事情上需要他出一份力,他肯定會努力的參與。
後來陸臨研究生畢業,在安市參加工作。
他在大學時就學習投資,自己打工,還和幾個同學折騰網點,居然也攢了不小一筆錢,直接自己買了房子。
和陸州當初一樣,付了大部分首付。
剩下的慢慢還。
陸爸爸和陸媽媽每年冬天會搬過去和陸臨一起住,有時候也住陸州那房子對面的大套間。
到夏天,安市太熱,他們就會回老家避暑。
這樣心寬的將養,幾年下來當初勞作辛苦的苦痛也慢慢緩解了。
這其中還有李定原專門帶著兩位老人家去大醫院體檢,提前治療了一些病痛的緣故。
陸州和李定原父母的關系也越發融洽。
他是個真正心地純善的人,雖然越成長已經越能在社交中游刃有餘,但底色還是真摯和溫良。
這種真摯和溫良遇到懂得的人,自然會被珍惜。
只要有時間,哪怕李定原在忙工作,陸州會自己去看望李爸爸和李爸爸,而兩位老人也將他當做自己的孩子看待。
陸州和李定原還住在當初的房子。
就像李定原當初設想的一樣,他的小房子和李定原樓上的大房子打通了,變成了一個複式。
他們按照當初的規劃一點點的填充生活。
又一個寂靜的夜晚。
陸州一邊抱著抱枕在沙發上看自己的小說拍攝出的電視劇,一邊等著加班的李定原下班。
他原本的筆名還是沒有暴露。
這部劇的原著是開了個馬甲寫的,專門寫一些相對更符合社會環境的小說,馬甲說出去也不會感覺太有壓力,也算是應付老家很多八卦他在外不務正業的人的一個途徑。
人不能脫離環境存在。
陸州自己可以在安市不聞窗外事,但他爸媽卻更喜歡在老家生活。
有這部電視劇打底,家裡的親戚友朋不管心裡怎麼想,面上都肯承認他有出息,稱贊父母將他養的很出息。
餐桌上是保溫的雞湯。
雖然炒菜不太行,但他學了好幾道湯品。
李定原風裡來雨裡去的時候很多。
陸州想給他補一補,不要年輕時候不知道包養,老了病痛纏身。
手機有電話進來,是李定原的號碼。
陸州從沙發上坐起來,汲拉著拖鞋去開門。
李定原身上有夜色的冷意,也被陸州帶起的房間內的暖意撲了滿臉,他們短暫的接了個吻,相擁著進了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