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陰平城中乃是由項滄鎮守,畢竟君主出征在外,陰平城必須要有將領鎮守以防不測才可,所以康雲寒出兵與武朝交戰,而項滄便是在城中鎮守。
而那先前從王尋逸處出發的傳令兵也是憑藉著王尋逸的印信和急信非常簡單地便是面見了項滄,
在那封急信之上王尋逸不光是將南康兩朝聯軍的處境告知其中,也是將解救之法完完全全地書寫在了其中。項滄看完之後也是非常的緊張,沒有片刻猶豫便是火速召集城中的大臣,立刻是商議出兵援救康雲寒一事。
很快,眾臣齊聚之後,項滄也是當即就非常明確地便是表明自己的立場便是立即出兵援救康雲寒。
只不過既然有不少人同意項滄的決定,自然也是有不少人秉持著反對的意見,覺得若是沒有康雲寒的命令太過的冒險,畢竟現在只憑王尋逸的一封書信就斷定康雲寒的處境實在是有些不妥,而且陰平城也是沒有收到任何從康雲寒處傳來的求援的訊息,若是擅自出兵說不定便是中了敵人的埋伏。
要是因為這麼舉動而丟了陰平城,那便是造成了無法預計的後果。
然而對於項滄來說,這種說法簡直就是無中生有,那項滄因為與王尋逸關係較好,而且那印信也的的確確是王尋逸的,所以他自然也是沒有任何要懷疑王尋逸的理由。
但是光是他自己相信卻是沒有任何的用處的,畢竟現在康雲寒不再城中,沒有任何一個人擁有那種做出最後決定的權利,所有的行動和事情都必須是要大臣們商量過後才能夠行事。
當時城中的情況,出兵和不出兵這兩個黨派的人數也是在大臣人數中佔有著一半對一半的局勢,所以總是項滄內心之中不管是多麼得著急,商議的局面也是一下子便是陷入了僵局之中,遲遲沒有辦法透過,兩黨派的大臣們也都是據理力爭,短時間內沒有辦法爭吵出一個最後的結果來。
未有多久,大殿中眾人還正是吵得不可開交之時,有一兵士急匆匆地衝入了大殿之中立刻稟告道:“稟將軍,陰平城西面山林之中出現一支部隊,正在以極快的速度進軍!”
“什麼!”眾人聽聞稟告之後也是大吃一驚,下意識地便是認為那一支正在快速進軍的軍隊是以陰平城為目標進攻而來的。
所以當時一下子主戰派便是落入下風之中,眾人也都是以為這封說是來自王尋逸的親筆急信只是為了調虎離山而做的一個計謀罷了。
一下子主戰派也是面面相覷,沉默不語,有些慌張。項滄自己也是大吃一驚,內心之中更是疑惑,他拿著王尋逸的印信在自己的手中來回打量數次,心中更是情不自禁地產生一個疑問道:“明明這個印信就是王尋逸的,而且這封信也是王尋逸的字跡,為何要欺騙我?”
而此時項滄的內心之中,也是因為兵士稟告的訊息而疑心大起。
然而項滄正是疑惑猶豫之際,那些主守派的大臣們卻是不知為何,莫名其妙地臉上就是十分的自豪,覺得他們看破了陰謀而十分的自豪,更是有些心高氣傲地走上前去,對著項滄有些嘲諷地說道:“項將軍,既然那支軍隊已經是向陰平城進軍過來了,那麼還請你率軍去城樓之上防守吧!”
項滄聽罷也是有些氣憤,畢竟經歷過這一次事情之後,也是讓他在眾大臣的面前有點沒面子,但是還不等項滄做出決定,方才稟告的兵士卻又是匆忙地否定了那大臣的話道:“不,不是的。那支軍隊現在並不是朝著陰平城進軍過來的,而是朝著陰平城的北方進軍了過去,速度也是非常地快,看樣子是發生了什麼事情要趕忙前去的樣子!”
!!!
項滄一聽更是情緒激動,那握著王尋逸印信和書信的一手更是一瞬間緊緊攢握起來,。那方才說話的大臣也是大吃一驚,略顯慌張地轉過頭,十分驚訝地詢問道:“你再說一遍?你沒看錯?你確定那支軍隊是朝著北面過去的?”
“千真萬確,以為那支軍隊進軍的速度非常地快,所以在平原之上特別的明顯,這個時候恐怕已經是行出了很長的一段距離了!”那兵士又是再度確認到。
“你要是敢欺騙我們,那可是殺頭的大罪!”那大臣有些慌了,更是出言恐嚇那兵士。
那兵士也是有些被嚇到了,整個人一愣得來,稍稍遲疑了一下之後,卻仍舊是用著非常堅定地語氣道:“屬下不敢,屬下之言句句屬實!”
那兵士的話音剛落,項滄便是沒有片刻的猶豫,二話不說,什麼都不顧,便是直接帶著主戰派的大臣前往軍營之中,口中更是非常堅定地說道:“準備出兵!”
然而還未走出太多步數,方才的主守派的大臣又是出現在了項滄的面前將其攔住道:“項將軍!萬萬不可,這一定是個陰謀,豈能如此輕易相信外人之言!再說君主根本沒有任何求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