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貴重。
和上次的鋼筆一樣,都重新放回盒子裡,妥帖放在抽屜裡。
然後上了鎖。
社會實踐的名額和目的地,是元旦假期之後確定的,團隊一共八人,她和談敘舟都在裡面,相熟的還有張舒,以及鄒瑾和另外不太熟悉的四人。
帶隊的是團委李書記——新生開學典禮選談敘舟做發言人的那位男老師。
一月十號那天大家在北城高鐵站集合,而後一起乘坐高鐵前往目的地——東城下面的小城,名喚竹溪。
淩意和張舒挨著坐,談敘舟在她們斜後方。
路上兩人閑聊起來這次都準備了些什麼,淩意:“我也不知道呢,我家阿姨幫我收拾的行李。”
“真羨慕你這種大小姐生活。我想帶哪件衣服都要和我媽媽爭執半天呢。”
比如她要帶一件白色的羽絨服,因為到時候肯定要拍照的,也鮮亮些,但她媽媽就非要她換成黑色的,理由是黑色耐髒。
淩意:“因為我媽媽根本沒時間管我的呀,才羨慕你這種生活呢。”
話題一轉,問道:“不知道那邊有沒有什麼特色美食?”
張舒眨眨眼,靠近淩意耳邊,“談敘舟就是竹溪的,你問問他?”
她驚訝,談敘舟是竹溪的?她只知道他是東城人。
忽然想起來,上次選新生代表的時候,李書記說的那句話,她隨即皺了皺眉頭,不知道這次選擇這個地址,李老師是否又要拿談敘舟來做文章。
淩意視線落在斜後方閉眼淺寐的人身上,淡淡搖了搖頭。
三個小時之後,終於到達竹溪站,這一站去年才建成投入使用,不到北城站大小的十分之一。
而後幾人轉乘去支教小學的大巴。
隨著大巴行的越遠,城市的建築越來越少,透過車窗映入眼簾的是層層疊疊的山巒,剛下過雨,一層薄霧縈繞。
路也越走越窄了,快到村裡時已經完全變成了一條單行道,真的到達已經是一個半小時以後,淩意自詡承受能力還行,也在九轉十八彎的山路中滿臉菜色。
車剛到陽店村委會,就有人出來迎接,是村書記以及小學的校長和老師,帶隊的李書記和他們寒暄一陣,開始說起住宿問題。
村書記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性,長相淳樸老實,耳邊常別著一根香煙,“咱們村裡是沒有旅店的,我已經安排好了,就跟著在村民家裡住。”
是帶著方言口音的彩普,淩意看到李書記頓了頓才回答:“好好好,那就先去安頓下來。”
一行九個人,分去三戶人家。且書記明說了,一戶人家只能提供一個床,言下之意,可能得擠一擠。
淩意一直在觀察,進了鎮上,再到村裡,多見到的是一些一層的平房,偶爾有兩層的,也就是說,能有這多餘的空床拿出來接待的,可能還是這村裡有餘力的家庭了。
她和張舒對視一眼,希望能在一起。
村書記和校長都在等,等李書記拿個分配計劃出來,好帶著大家各自去安頓。
李書記看了一眼,五個女生,三個男生,再加他自己就是四個男的,怎麼分配確實是個難題
淩意先開口叫了聲老師,打破沉默,“我想和張舒一起。”那還得加一個人。
有人先出了聲,膽大的都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忽然一下嘰嘰喳喳起來。
村委會用的是太陽能路燈,由於今天下雨沒能貯能,這會露出一些些昏黃又暗淡的光。
淩意看見談敘舟低聲和李書記說了什麼,李書記點點頭,看了她們一眼,壓了壓手:
“淩意、張舒、談敘舟一組......”
聽到結果,淩意和張舒都很驚訝,男女共處一室?這......正準備出聲質疑,談敘舟走過來,搖了搖頭低聲說:“別擔心,我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