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敗過,秦家主被康澤所殺,秦家一干人等盡數被拿下,除去被秦家家主所殺之人,無論是秦家嫡系或是旁系,都被康澤盤查到底,或在秦家,或是逃亡在外的,康澤都用最快的速度將人拿下。
而後,將秦家的軍隊重新編制,除那秦家的死士,所有人都既往不咎,用康澤的話來說,往後再無秦家的軍隊,那都是他們大肅的軍隊。
是的,明卓葳領軍出戰金朝,正式定下國號,肅!一個新的王朝,隨著康澤打敗了秦家,統一了天下而開啟,接下來,只待明卓葳大勝金朝而歸,便該舉行登基大典,論功行賞了!
不過,明卓葳大軍臨至,卻與金朝再次形成了對峙,金朝乃牧馬之族,尤善馬戰,掠奪過的城池,他們並不據城而城,反而迅速返回草原,而明卓葳如今最差的便是馬。饒是他早已先知後事,可要飼成卻非一朝一夕可成,更不要說上等的良馬。
若論將士之善戰,明卓葳手下之人絕不比金朝的人差,可手下無馬,人如何追得上馬,金朝的人但凡打不過就跑,這等無賴之行徑,真可謂氣煞人也。
“可惡,這些金狗啊,每日騷擾一回,打不過就跑,再這樣下去,他們是越發的養精蓄銳,可我們的情況是越來越不好
。士氣大減不說,每日糧響的供應,縱是大公子送糧及時,可再這麼耗下去,吃虧的總是我們。”明卓葳的大帳之中,那些跟了他多年的老人也是被氣得不輕,一拳打在案上,只恨不得立刻將那些無恥的金人全都殺個乾淨,方洩心頭之恨。
明卓葳端坐在帳中,金人那般狡猾,他亦非不知,可如今明顯的金人是在耗著他們,於明卓葳而言,他卻不願浪費半點的時間在這兒。該如何下手,明卓葳一時間一籌莫展。
“二公子那頭已經拿下了秦家,秦家人只剩了一堆的老幼婦孺,若沒有金人這回事,這會兒我們該擺著慶功宴。”顯然對於金人的怨念極深。
“廣集眾思,誰若能想出克金之法,大賞。”明卓葳揚聲言道,他非不信,無人能對付那狡猾的金人。
千惜在京中亦同樣聽聞了康澤的好訊息,千惜抱在已經學著翻身的康諾,微微地笑著。“可是好了,這最後的秦家都被拿下了,二公子可要回來了。”嚴婆默唸了一陣阿彌陀佛,心中十分的歡喜。
“是啊,阿澤可是要回來了。”千惜說到此時,臉上神情柔得能滴出水來。
“二公子那邊一切順利,可陛下在前線……”馮芊芊將另一個訊息傳來,千惜看了馮芊芊一眼,那邊琥珀已經接話繼續道:“金人十分狡猾,每每攻戰我們的城池,燒殺搶掠後便一走了之。金人良馬眾多,而我們軍中最缺的就是馬兒。陛下這些年雖有購置良馬,可畢竟時間太短,與金人一度交戰,便顯出短處來。”
千惜道:“雖不善騎戰,亦非不能將他們困在城中。”
琥珀一聽,顧不上失禮地抬頭看向千惜,心中大喜,“夫人說得極是。”
倒是千惜不過是隨口那麼一說,可聽出了琥珀的心情變得甚好,千惜還有些納悶,琥珀笑道:“夫人怕是不知,陛下重金懸賞眾人克金之法。”
“理當如此。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千惜笑著接話,琥珀道:“夫人可不是想出了法子了。”
“啊!”千惜十分的莫名,琥珀道:“雖不善騎戰,亦非不能將他們困在城中,這可不是個好法子。”
千惜很是哭笑不得,“不過是隨口一說而已,未必適於兩軍交戰,你可且莫亂來。”
“夫人放心,法子好不好的,可不是奴婢們說了算,說與陛下聽了,陛下若是覺得能成,那就成了。”琥珀說得很是迫切,朝著千惜福了福身子,退了出去,顯然是要給明卓葳傳信了去。千惜低著頭,說到對付騎兵的法子,她倒是想到了黑豆,還是有胡蘿蔔,這還是以前的時候在電視劇裡瞧到的一幕,也不知這些法子行或不行。
倒是康弘那邊傳了信兒回來,糧草有些供應不上,卻是要千惜想想法子。千惜算了一個這一季收穫的日子,也就這幾日了,天色若好,半個月的時間既可將糧草供上。
如今千惜所盼的不過是收成翻倍,如此他們的困境可解。
“你們照看好小公子,我出去一趟。”千惜更想到懷上康諾之前曾在陸老爹那兒拿到的紅薯,之後事情一波接一波的,她並沒有再去關注那事兒,可如今康弘說到缺糧,千惜立刻就想到了此事兒。
“夫人,陛下吩咐過不希望您離府
。”馮芊芊提醒千惜此事兒,千惜的動作一頓,“想是陛下若知曉我此去是為糧草一事,定不會怪罪於你們。”
說著千惜利落地換了一身衣裳,馮芊芊一想亦是如此,便自去讓人備了馬車。
倒是千惜出府的訊息傳到莫氏耳中,莫氏皺了皺眉頭,伺候她多年的嬤嬤勸道:“太夫人,夫人是個心裡有數的,想是此番出府是有要事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大兒如今身份早已不同,可她卻一直沒變,整日只想著往那農田裡去,往後如何母儀天下。”莫氏顯然亦是對千惜的行徑多有不喜。嬤嬤卻笑道:“夫人想差了,如今陛下在外征戰,正是糧食緊缺的時候,夫人怕是也在為此事奔波。待天下太平了,夫人自是不會為此而費心了。”
莫氏聽著看了她一眼,“也不知她給你灌了什麼迷湯,倒讓你整日為她說話。”
“夫人是個實心人,奴婢是太夫人身邊的老人了,平日裡待奴婢也甚是有禮,奴婢這多年咳嗽的頑症,可是多虧了夫人用了個土方子,這才讓奴婢得以好轉。”嬤嬤倒也不曾否認,只說起了千惜待她的用心,人總該知恩圖報,再說莫氏不過是發幾句牢騷,她勸了幾句,也是望著明家,家和萬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