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宣為什麼以前不學做飯呢?因為她一直覺得做飯是一件耗時耗力又麻煩的事情,而且她又餓不著,對她來說會不會做飯沒有什麼影響。
總結起來就一個字:懶。
而且當你學會做一樣飯時,家裡的人或者是朋友都會時不時的cue你。
例如說,當你學會了擀餃子皮,那麼家裡每當要包餃子的時候,大家都會喊你擀餃子皮。
但是你如果一開始就不會,家人都知道你不擅長做飯,也就不會喊你幹活了,一點都不累著,只需要乖乖巧巧地等著飯做好,然後接受投餵就行了。
景宣之前也是後一種情況,這不是有了想要照顧的人了麼。景?鹹魚?宣也想提升一下自己的廚藝,好投餵小朋友。
光想象一下就相當有成就感吶。
做什麼好呢?景宣想了想,決定做媽媽經常做給她喝的銀耳雪梨湯,清涼又滋補。
按照菜譜的步驟,第一步,先泡發銀耳。
景宣開啟從超市裡買的一包銀耳,從裡面拿了兩個放進溫水裡,菜譜上說至少要泡一個小時。
在等待銀耳泡發的時間裡,景宣看了一會兒馬賽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一個穿著紅色裙子的短髮女人就浮現在她的腦海之中,她會翹著腳尖走路,紅裙在風中舒展搖曳,她還會像個天使一樣,主動幫帶著嬰兒的母親開咖啡廳的門。
她的美麗、可愛、善良,俏皮,深深的映刻在普魯斯特的一生中,也感動了無數的讀者。
他描述的場景是這樣的美好,但是追憶往事,伊人已消失在生命中,當時的美好便如同一把把尖銳的刀捅在了心上,叫人肝腸寸斷。
景宣每次讀到這一段的時候,都會忍不住潸然淚下,書上的這一頁已經沾染了數滴淚痕。
讀完書,銀耳已經泡發好了。
按照菜譜的提示,景宣將銀耳下方的黃色部位用刀切掉,用手將銀耳揪成一朵一朵的。
然後在鍋內添水,將銀耳放入,等水開後再熬30分鐘就放進雪梨塊。
本來計劃是好好的,但還是翻車了。
水開10分鐘以後,鍋裡面起了大量的白泡泡,差點將鍋蓋頂開,景宣只好又往鍋裡面加了兩大碗水,這樣就莫名其妙地做了一鍋的銀耳湯。
之後的20分鐘裡,景宣就陷入了一個鍋裡冒白泡,水大量蒸發,再加水的迴圈。
菜譜上也沒有介紹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辦,好心累。
景宣看著自己的銀耳湯,突然感覺到自己可能不是一個絕世天才了。
她將梨塊放進去,硬生生地又熬了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