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嚴道接著說:“況且,你乃是將軍之子,家學淵源,以你的才能,若是投身戰場,協助燕王將蒙古韃子趕到大漠深處,從此再無還手之力,那便是為國家立得千古之功,亦是完成了韓瀟將軍生前的憾事,將軍九泉之下定會欣慰,而你此時卻以有用之身卻到江湖行險,做這等飛蛾投火之事,實是因小失大,本末倒置!”
嚴道的話語有如當頭棒喝,字字擊在了韓瀟的心頭。只見他渾身略有顫抖,內心顯是在激烈的鬥爭中。
“這……這……我確是沒有如此想過。”韓瀟喃喃道。
“我聽範長老說,你頗懂得行軍的陣法,”嚴道語氣一緩,“想來是受韓將軍的潛移默化的緣故,將軍身邊多是有能為的謀士,你在這些人的身旁長大,定是學了不少奇謀妙計,燕王若能得你相助,定會如虎添翼。”
韓瀟已被他這番話語說得動搖了本心,可仍是有些疑慮,於是說道:“大師的話實是點醒了我這個夢中之人,韓瀟確是對家國天下捨本求末了,不過大師乃是出家人,本該一心向佛,何以對天下大勢如此關心?”
這時,只聽另一聲音說道:“韓施主目光犀利,我這個師弟雖已出家,可他心繫天下,耽於世俗,實不像皈依我佛之人,老衲早已責備過他。”
只見嚴覺方丈緩緩走到眾人面前,這番話便是他所說。
“師兄,這可打擾到你修行了。”嚴道說道。
嚴覺並未理會他,只向韓瀟說道:“聽說韓施主此刻便要離開永寧寺,老衲特來相送。”
“韓瀟未曾拜別方丈大師,真是有失禮數。”韓瀟向嚴覺深深一揖。
嚴覺伸手一抬,韓瀟頓感一股柔和的勁力將自己饞起,而嚴覺的手掌距離自己尚有三尺之遠,知道他內力純厚之極,心中佩服不已。
“施主無需多禮,你與老衲還有這永寧寺緣分不淺,此去不知何時尚能相見,理應相送施主。”嚴覺說道。
“韓少俠,”嚴道用那金屬碰撞的嗓音說道,“你可想好,要去往何處了嗎?”
韓瀟向嚴道躬身說道:“方才大師指點迷津,我確感茅塞頓開,韓瀟不過學得父親才學之萬一,何敢說自己便是有用之身?若能得大師引薦,在邊地守土,哪怕只殺得韃子一人,也算得有慰此心了。”
“阿彌陀佛……”嚴覺口唸佛號,滿面的肅穆,“韓施主,佛祖面前提得‘殺’字,真是罪過。蒙古人亦是生靈,老衲只望你能用那菩薩的心腸與大智大慧,化得漢蒙的仇殺,解救天下蒼生,能夠如此,實是積下天大的功德。”
韓瀟聽得此話,心中一凜,連忙躬身說道:“大師如此說,真是高看了我,不過韓瀟一定謹記大師這番教誨。”
“如此甚好。”嚴覺合十說道。
嚴道聽了韓瀟同意去往北平,不禁欣慰的的說道:“韓少俠如此以國家和天下蒼生為念,將來定會立得大功。”
韓瀟連說不敢,可心中仍是奇怪不已,自己不過是個受武林唾棄之人,武功低微,名聲全無,為何會受到嚴道這等絕世高手的青睞?況且聽他的話語,是要自己為燕王出力,與韃子抗爭,燕王乃是守土有責的金枝玉葉,他又怎會理得自己這個無名小輩?
可嚴道說得鄭重其事,韓瀟心中納罕不已,想到若當真能入得沙場,守衛邊疆,使中原之地不受韃子的侵擾,便也算是為國效力,慰藉亡父在天之靈了。
不妨先到北平去看一看,韓瀟已下定決心,於是向嚴道拱手說道:“大師如此說,真是折煞了韓瀟,韓瀟能為有限,只願做得一小小的兵卒,如若韃子來犯,那便拾矛與抗!”
這時,江婉說道:“大哥,婉兒與你同去北平,你可無法在推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