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都走了,松平康忠叫來自己的部將吩咐道:
“看住京都城,從現在開始,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能出京都。
更不允許任何人向關東地區逃離,若有違者,殺無赦!”
“嗨!”
…………
大坂城!
“報!將軍,京都的倭人沒有棄城東逃,松平康忠這老小子禁嚴了京都,並且還在加固城外防禦工事,像是想做長久戰的準備!”
李信聽到手下的彙報,睜開雙眼。
盯著眼前的沙盤思忖了一會道:“既然這老小子不逃,那就進攻吧!”
“分二萬人,埋伏於黑田山上,一但奈良城的倭軍北出支援京都,給我攔截消滅吃掉他們!”
“分二萬人守著生枸嶺,若是奈良的倭軍不支援京都,改攻大坂,圍魏救趙,那便給我在生枸嶺下,吃掉這批倭軍!”
“分一萬人守著大坂城,若關西的倭軍前來襲城,看著打,將敵人都放近了,慢慢消滅!”
防守反擊,更划算,讓倭人攻城慢慢消耗自己。
關西的倭軍戰鬥力都不強。
武器裝備跟松平康忠的手下沒得比。
畢竟關西之地,親藩少,外樣大名多。
李信不認為松平康忠有這麼笨,放著這支大軍不用來正面當炮灰,而放任他們在一旁坐山觀虎鬥。
下完調令,李信親率大軍進攻京都。
從大坂到京都,水陸兩線皆可達。
而且沿途都是平坦之地。
水陸幾乎平行,互為依託。
既是優勢,也是劣勢。
秦軍戰船,以小艦為主,載運著火炮等淄重前行。
陸面步卒沿河西岸而行。
騎兵部隊沿河東岸而行。
三支部隊緩慢行軍。
使得倭軍沒有一點機會進行破壞性襲擾。
連松平康忠知道後,也只能露出一副,無可奈何之色。
“傳令各部,收攏回防,不必對明軍進行襲擾!”
“傳令奈良之軍,向大坂城刺探,若有機會奪下城池,便西進奪城!
若無機會,待京都危及之刻出兵北上,策應京都!”
松平康忠的命令傳下去,幾十匹快馬連夜奔向了各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