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觸控到實權。
而科考與講武堂,同樣給他們開了一扇窗。
想獲得更多,就要付出。
要麼從文,要麼從武。
學到本領,日後的大秦,有的是地方讓他們施展才幹。
要知道大秦是郡國制。
郡縣跟封國同軌。
只要表現突出,未來始皇說不定就會封個國給他們。
那時他們有了更高的起點。
也就有了舞臺。
“龍騰的後輩們,看看朕這些子嗣,哪一個可堪大用!”
“一盞茶之後,朕便抽彈幕!”
在此期間,始皇分別從站出來的公子中一一尋問幾句,考校他們文韜武略。
始皇都沒有評價,只是頷首示意,一個個的讓他們展現給後世的觀眾們看。
他相信,後世的觀眾們,對自己子嗣們的瞭解,會比自己更清楚。
“這個公子浪,口才到是不錯,以後當個外交官可行!”
“這個公子進,可文可武,沒想到始皇的兒子們都不弱吶!”
“這個公子春,應該讀書應該可以,當為一個賢臣!”
“公子鵬舉牛筆,這力氣估計跟項羽都有得一拼了,可以當個猛將!”
“公子許竺好像對兵法有研究,以後說定可以為帥!”
龍騰的觀眾,透過這些始皇的子嗣們短短的回話跟介紹,一一的給出了自己當代人的預測評估。
而考古學者們,則在一一的截圖記錄。
這都是歷史上沒有的發現。
眾所周知,較為公認的記載是,秦始皇共23個兒子。
有名有姓的只有四個,分別是長子扶蘇、幼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將閭。
其它的,都是一筆帶過,被胡亥趙高所殺。
現在看到這麼多的公子,歷史學者們如獲至寶。
終於填補了一項歷史空缺。
連某度搜尋頁面,也是緊急修改,增添了子嗣一欄。
“叮!始皇消耗十萬洪荒幣,抽取彈幕!”
“叮!抽取彈幕成功,請檢視!”
拿到了彈幕紙條,始皇沒有急著檢視。
而是等眾人吃完烤肉,一一告退之後。
這才慢慢開啟。
只有二條彈幕,不知道哪一個兒子的資訊能抽出來。
最下面那一張紙條是關於子嬰的。
始皇先抽出它,放在了下面。
只見紙條上寫著————秦二世三年,趙高欲稱帝,遣女婿咸陽令閻樂逼殺胡亥。
立子嬰為秦王,子嬰誘殺趙高,整頓朝綱,廣施仁德,後咸陽為劉邦攻破,子嬰為項羽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