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今借上山之機,剷除了部分六國餘孽,又有仙糧推廣。
待明歲秋冬,只要陛下招募令一出,必可得兵馬五百萬!”尉繚說道。
他說的並非虛言。
以現在大秦展現出來的氣象,六國貴族,在無可能推翻大秦。
“嗯,招募令?”始皇抓住了這個新的詞彙。
臉色有些疑惑的看向了尉繚。
尉繚解釋道:“陛下,耕戰終非長久之計。
在一統六國的時候非常適合,因為人心思定。
而且以我大秦的人口,只有這樣才能全民皆兵成伍,有底氣吞吃六國!”
“但是現在六國以滅,如果陛下還以耕戰製為主,徵天下之民為兵,那帝國的矛盾就成了陛下與天下百姓了。
那時稍有人煽動,天下之民便是陛下的敵人!”
這個問題!
始皇未嘗沒有想過。
耕戰能助秦一統天下。
接下來,還是否有其效用。
因時而生,因勢而亡。
一種制度,未必一直都合適。
尉繚接著解釋道:“當國家富裕,府庫充盈之後,帝國可行招募制,招募男丁成軍。
挑選強壯兵丁,此法選出來的將士,更勇武,更渴望上戰場殺敵立功。
遂戰鬥力更強悍!”
“天下,非人人好戰,有人渴望殺敵立功,獲得功勳;
有人喜歡種田養殖,有人喜歡經營,有人喜歡讀書著書!”
“國家,當讓各有所好之人,各行其道,如此不光可以讓國家昌盛,也能減少內部矛盾,使人人皆愛國,人人皆擁護陛下與大秦。
萬世之基也!”
招募制!一種全新的兵役制!
能否取代耕戰。
招募,便是要付出錢財。
相比耕戰,帝國的軍費開支會爆增。
耕戰就簡單了。
只需要一聲令下,所有人都無條件需要入伍成軍。
為大秦而戰。
但是正如尉繚所言。
天下一統,六國以滅。
耕戰勢必,將所有百姓的神經繼續緊繃著。
有人好戰,有人厭戰。
有人適合當兵,天生為戰而生。
有人不適合為兵為卒,想做一個農夫、醫者、商賈、工寅。
強行拉去當兵丁,雖然他不敢反抗,但心中會積怨。
會厭惡這個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