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若葉校長中山幸作前來拜訪鄭慶義,跟隨的是木口重芳。鄭慶義非常高興,立即叫年青的沏好茶。鄭慶義請兩人坐下後問道:“中山校長,你可輕易不來我的小鋪串門啊。讓我感覺蓬蓽生輝。”
木口重芳搶先說話:“我的小孩該上學了。我求中山留個位置。一下子又談到了你,中山說有事找你,我就陪著來了。”
中山幸作說:“雖然我沒來,可你的情況我統統地知道。老師和同學都會說到你。”
鄭慶義笑道:“啊,我有那麼多傳聞嗎?指定沒有說好話的。”
中山幸作:“?違います!他們說你在取引所大顯身手。把違規的日本人都打敗了。”
鄭慶義:“那都是誤傳。”
木口重芳:“我都聽說了,跟島村有親戚關係的佐滕。你還手下留情。”
中山幸作:“你在取引所跟天增長,吳大舌頭的會社,鬥起來,贏了許多錢。又辦商場,這不會也是誤傳吧。”
鄭慶義只好說:“校長不會是給我來賀喜來了吧。也是,我每天都忙的不可開交。竟然忘了拜訪校長。應該是我拜訪校長才是。特別木口重芳,給我設計這樓真好。”說完跺跺腳。
木口重芳:“你呀,總是有事才想起我來。你不去,我也不來,要不是中山校長找你有事,我才不跟來呢。”說完,自己先嘿嘿笑了。然後又說:“我猜你快找我了。你辦的商場紅火的很。真是後來居上啊。”
鄭慶義一笑說:“你是不是快失業了。沒人蓋樓,你不得失業啊。看來,我得考慮蓋樓的事,省得你木口失業。我不是說笑,是真的,日進街我有塊地,有功夫你去看看,能蓋多大樓。”
中山幸作:“你的意思蓋大樓辦商場?”
鄭慶義認真的說:“是的,木口老弟,我不是隨便說的,我的雜貨鋪開局就很好。這能人我請對了,所以,我考慮,蓋大樓辦雜貨鋪,辦就辦個五站最大的。”又笑著對木口說:“省得老弟你失業啊。”
木口重芳:“我不過隨口說一說,你到當真了。真以為我要失業了,告訴你吧。現在正蓋著的有多少,正在設計的有多少。”
中山幸作:“鄭會長,你的商場發展了,是不是得需要人物啊。”
鄭慶義恍然大悟,連忙說:“那當然了,中山校長你那有不錯的學生,畢業了可以介紹幾個給我。”
中山幸作:“我就是為這事來的,中國有句名話,叫做無事不登三寶殿。我有學生四名,就是你說的不錯。一般我不特別介紹,這幾個孩子我很喜歡,要是能進你的鋪子我看很好。”
鄭慶義:“多大歲數?”
中山幸作:“都十五、六歲。只是他們的家長,在這裡找鋪保難。都來求我,你看怎麼辦?”
鄭慶義:“中山校長的意思我明白,就由你來保,我相信你的眼光。等我跟領東掌櫃的說一聲,只要你推薦的學生,我都收。不必兩鋪保,只我的義和順保就行了。”
木口重芳:“這我知道,中山介紹的學生,享受你親戚的待遇。”
中山幸作:“太謝謝你了。我先替學生們謝謝你。”
鄭慶義:“謝啥,要說謝就見外了。培養孩子是大事。我的有不少夥計,他們孩子都在你那兒上學,你若不收,我的夥計就鬧心,孩子不能上學,他們就不能安心了。那我的義和順和義和厚咋能搞好。我該謝謝你,特別你還介紹學徒來,都是人才啊,等他們長大了,會發揮更大作用的。”
木口重芳:“鄭老寒就是豪爽,等我孩子長大了也進義和順、義和厚。”
鄭慶義:“那可不行,在我這兒就是站櫃檯,做買賣。埋沒人才。得跟學當設計師,蓋大樓。站櫃檯哪能比呀。”
木口重芳:“鄭老寒想的可真實際呀。”
從此,鄭慶義不但交了日本朋友,也為自己的兩大鋪子,從若葉學校招收夥計。雙方相得益彰。
冬去春來,很快到了夏天。鄭慶義的買賣擴大了,雖說請了不少能人,包括已經任用稽核人員。可他還是不放心,每天都要到五站內和中國街各鋪子走走看看,同時兼查賬目。翻開流水帳,明細帳。總之,事必躬親。
這天,鄭慶義來到義和厚商場,轉悠一圈後,就來到陳士中辦公室。陳士中請鄭慶義坐下後,到門外喊:“賬房,把賬拿過來。”
鄭慶義:“我轉一圈,來逛商場的人還不少。是不是都吸引到咱這兒來了?”
陳士中:“我搞了個促銷,營業額上升很快。”
鄭慶義:“你這招不錯,看來很有效啊。時不時的整點花樣,才能多吸引客戶。”
陳士中:“是啊,買貴重商品給個小物什兒,滿十元給個獎票。客戶對這事兒感覺挺新鮮的,聽說的都來瞅瞅,得意了就都買了。”
賬房捧著賬本進來:“東家,這報表有點整不過來,賣的貨忒多了。天天得貪大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