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 參加紅萬字會議
鄭慶義在馬龍潭的帶動下,也開始搞慈善事業,他的慈善事業僅限於新市場。新市場商民不斷增加,也湧入不少災民、饑民。為數不少的要飯花子也集聚在這裡,專門有花子房來收留。當然,這也是因為新市場的發展,有錢的人多了起來,才吸引他們來到這裡。
新市場範圍不斷地擴大,自然形成了南市場和東市場。除了糧棧外,又有了雜貨鋪、小加工鋪,飯館、旅館也相繼建起;剃頭的、洗澡的應時而生。在這裡也吸引不少有名人物,象人稱“吳大舌頭”的吳俊升,時任黑龍江省督軍兼省長。他相中新市場,在北一緯路東頭,建起了六十三間大瓦房,與熱河都統闞朝璽合資開了個天增長大油房。
闞朝山來四平街新市場後,全家來此定居。闞朝山先是在北四五馬路之間建成闞家大院,有瓦房五十餘間。又在南市場修建了大觀茶園,後蓋個大澡堂子,起名叫玉清池。這都是他的表面文章,賺不賺錢沒關係,只要有這些買賣在就行。他主要來錢道就是販賣大煙土。從他弟弟闞朝璽的防地熱河,購進煙土,然後,派兵武裝押運到中國街的闞家大院。由闞朝山坐地批發。由於有強勢力的後臺支援,很快財勢日盛,中國街第一大財閥誰也比不了。所以,中國街上不管有什麼事,闞朝山必得參與。好事壞事都一樣。
還有一個名人叫翟書田,字毓珍,知道他的人都叫他翟小鬼。他是梨樹縣十家堡人,尹壽鬆開闢四平街新市場時,翟書田聽說後也到這兒投資,在中國街北三馬路處購置兩大號街基,開毓增興糧棧和雜貨鋪;又在南面買一號,開當鋪、建油坊;在北四馬路又買十號空地,周圍建裙牆,僅在西南處建了一部分房屋,稱為翟家大院,在此還開一處當鋪;後又買北二馬路街基二號,建有六十間房屋用於出租。
御廚友浦站到角樓上,一眼就能看見在土城牆上樹起的大牌子:四平街新市場。牌子上的大字離老遠就能看的清楚。
御廚友浦看到這個牌子就恨恨地說:“滿人街死了死了的!”
一面城新市場發展迅速,為了顯示與五站抗爭的決心,城裡的糧棧、雜貨鋪、首飾店、當鋪街街都是。飯館、旅館、剃頭房、洗澡堂也都應時而生。最引人注目的是天增長,院落四角都有碉堡。
商民來開鋪子,還有眾多夥計,自然都帶來自己的孩子,一向關心慈善事業的馬龍潭,注意到了這個問題。馬龍潭向梨樹縣知事尹壽松提議建校,並捐助一萬零五十三元現大洋,在北四馬路和北五馬路之間蓋了洋式瓦房十七間,學校大門朝著北一緯路。
學校建成後,尹壽松委派當時的教育所長藏爾壽接收,並定名為縣立第十五小學校。開學後有初小三個年級,高小一個年級。當時,四平街新市場就這麼一個學校。因吸引越來越多的生意人,來此就學的孩子增加,校舍顯然不夠用。此時,藏爾壽接替尹壽松升任縣知事,又找到馬龍潭商議增建校舍。馬龍潭考慮到,現在已有紅萬卐)字會,應該發動在會會員關心教育事業。於是,馬龍潭把幾個副會長找來商談。
因為紅萬卐)字會要開會,鄭慶義一大早來到中國街,他先到義和當鋪看一看。
胡勒根出來迎接:“東家,今個兒來這麼早?”
鄭慶義:“早來早回,賬表都準備好了嗎?”
胡勒根讓賬房把賬本、報表都拿來放到桌子上。忽聽豬叫聲。鄭慶義:“今個兒是幾兒?”
胡勒根:“大東家也不數日子,五月初五了。”
鄭慶義:“你去告訴一聲,多殺一頭。”
胡勒根出去,鄭慶義認真看起來。不時撥動算盤珠進行核算。從臉色看,鄭慶義對胡勒根工作還算滿意。
鄭慶義:“這鬥官不白給,有稱了,鬥官做不下去了。這掌櫃乾的還不錯。”
胡勒根正好進屋問:“誰還不錯?”
鄭慶義:“你唄,蒙哥,今天來跟你談談,你還是去外棧吧。”
“你這人真不講理,我家都搬到中國街來了,你還讓我去腰站。”
“蒙哥,我非常依重你。”
“行了,我的好東家,這麼多年跟著你,我乾的挺順心的。啥時不聽你調了,我也就是叨咕叨咕。”
“外棧攤子大,特別是油坊,我老不放心。你去了,就不用我操心了。這當鋪你也不大撒手。”
胡勒根:“你這人,越能幹的越加碼。這兒還不是靠夥計他們。自打到這來,我就沒好好睡過覺。”
鄭慶義:“你該好好睡覺了。錢不是一天賺的。你要是累病了。著罪的可是我。榨油機到了。周掌櫃派人安好了。嶄新的蒸氣榨油機看著就著人歇痕。學開蒸氣榨油機夥計,對操作榨油機都達到熟練的程度。可是沒個可心的人去管,我能放心?叫夥計抬頭大的,跟我去官銀號。”
胡勒根:“啊,原來是要送禮呀。有頭三百多斤的行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鄭慶義領人來到官銀號,讓人抬著豬直接送進廚房。自己則進了宋順才的辦公室。宋順才正看報表,見鄭慶義來了,忙起來問:“寒山,這麼有功夫到我這閒逛?”
“我可不是閒逛來了,我是到你這兒有業務辦。”
正說著時,廚師敲門進了屋:“宋經理,有人……。”一看鄭慶義在,就閉口不說了。
宋順才問:“咋了,啥事快說,沒看我這兒有客人嗎?”
鄭慶義一笑:“順才兄,別讓他說了,還是我說吧。今個兒不是過五嗎,宰了幾頭豬,給你送來一頭。”
“我當啥事呢,趕緊燉上。豬肉燉粉條,管夠。別忘了告訴大夥,這是鄭掌櫃犒勞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