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 師傅的用心
喬向齋:“你看哈,表面上,是嵌你兩的字。可他卻用的是松竹呼應。詩以言志。必有所指。松——堅強挺拔,它是不管啥嚴寒酷暑,性格不屈是它的特點。觀寒山,豈不是觀世態炎涼。馬龍潭絕不會做見利忘義、趨炎附勢的小人。”
鄭慶義想起了和馬龍潭的交談,想起了馬龍潭拒絕尹壽松饋贈四號地,而為支援尹壽松創舉,自掏腰包來四平街新市場買地蓋馬家大院。紅萬字會無辦公地點,又把自家的房子拿出來無償使用。:“向齋兄,你真是最懂馬老爺子。有機會,我領你去拜訪。”
喬向齋:“早就應該,我好加入紅萬字會。”
鄭慶義:“哎呀,馬會長早有此意。叫我給貪汙了。”
喬向齋沒理會,又按照他的思路說下去:“這竹子的特點是頑強而又執著。虛懷亮節、堅貞不移的應該是做人的品德。而馬龍潭正直不屈的骨氣,說明的這點。鄭板橋詠竹:‘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還有一詩,我只記住一句:‘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所以,我想這對子正是馬龍潭自己的寫照。戲梅亭,戲如人生。”
張東旭:“是哈,當官的把老百姓的事當兒戲。好不容易有個為民著想的好官,卻讓他回家了。”
鄭慶義:“竹韻天然的神韻,當我見到馬老爺子時,就讓我感到肅然起敬,同他談話總是能引起共鳴。高風、亮節,虛懷若谷。”
賈正誼一直再聽,光顧吃了。此時才接話道:“寒山,你這大廚真夠特級的了。你們說馬龍潭,我在吃山珍海味。喂,是不是說的太過了。整出高風、亮節,虛懷若谷來。我看向齋說的貼切:‘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人家不用你,抱負心有何用?我看是懷才不遇,不,不是,應該是孤芳自賞。”
喬向齋:“我說的別當回事,看對子有感而發,猜測他隱喻而已。至於馬龍潭想啥,咱也不知道。不過,他來中國街大做善事,還是可喜可賀的。”
老東家方明瑞一直關心鄭慶義。當他聽說宋順才到四平街新市場任職,馬上讓兒子同他一起來義和順。
兒子方潤昌說:“爹,今個兒咋想起去看鄭老寒了?”
方明瑞:“這麼長時間,你從他那兒得了多少好處,不得感謝感謝人家。”
方潤昌:“爹我早就跟他說了,他老說我,不要給他送東西。”
方明瑞:“不送東西,話得送到。你知道,那天我為啥突然帶你見他嗎?”
方潤昌:“讓他幫我做買賣唄。”
方明瑞:“其實,我頭天晚上去站前測字了。”
方潤昌:“爹你就信這玩意兒,我看鄭老寒一點都不信。”
“信不信是他的事。可測這字上說得一人相助才能發財。”
“你說的是鄭老寒嗎?”
“我先是給你測的,方遇耳為防,防小人。方遇女是妨礙。”
“爹你放心,我可不能象鄭老寒似的到窯子裡找女人。沒有女的妨礙我的。”
“也不一定是窯子裡的,別的地場也一樣。測字的又說方遇一人為仿,仿模仿。就是讓你模仿鄭老寒。”
“爹,那我也模仿模仿鄭老寒進窯子。”
“沒出息,模仿咋做買賣。”
“爹——,其實你只說對了一半。鄭老寒做買賣有一套,最該模仿的是他好交朋友,是他交的朋友給他鋪了發財的路。”
方明瑞聽兒子這番話,似乎懂了一些,又有些不明白。不過兒子能說出這種話來,以前是沒有的。而鄭慶義就是好交的人,對鄭慶義這點他非常服氣,兒子這麼說,他認為兒子看懂了鄭慶義,這讓他很欣慰。
“不說了,跟我去義和順。”
“你沒給鄭老寒測一字?”
“測了,能不測嗎?以後再跟你學學。走吧。”
鄭慶義對老東家的到來非常高興。他扶著方明瑞坐在沙發上。然後,親自沏了一杯好茶。
鄭慶義:“師傅,你身子骨挺硬朗。多溜溜有好處,沒事就到我這兒來,咱爺倆好喝兩盅。”
方潤昌給鄭慶義施禮:“鄭掌櫃,我來謝謝你。我都跟我爹說了你幫我的事,我爹非來謝謝你。”
鄭慶義:“小事一樁。再說,師傅讓我照顧你。咋照顧?你又不是小孩。只能跟著我買賣了。不要說謝字。”
方明瑞:“他說謝就對了。自從跟了你,我看學會了不少東西。起碼知道感恩了。”
鄭慶義:“師傅,千萬別這麼說。要說感恩,得是我謝你的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