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商會會長
那時東北多以種植大豆、高粱、穀子三種作物為主,形成三年一輪茬的耕作方法,三者種植面積大體相當。多年來,形成一個規律,關東人主要吃高粱米和小米,小米也向朝鮮出口,大豆則往南方運,或出口日本。特別是榨油後的豆餅,主要是對日本出口。日本進口大量的豆餅用作肥料。因豆餅很賺錢,趙正義就抓住這機會成立自己的油坊。當時,站內和中國街的油坊,除了較大的用的機器先進點外,一般小油坊還都是笨榨。
中國街發展的強勁勢頭,引起日本人的恐慌,採取大棒加胡蘿蔔的政策,滿鐵強行在腰站開放地號,很多大的糧商在日本人的淫威下,都在這裡領了地號,開設外棧。鐵道東側的附屬地是後開發的,處在五站與四平街新市場的中間位置,這就是腰,因它靠近火車道,中國人都叫它腰站。日本人在市場大街同一條線上,向東開了一條十二米寬的大路,延至大濠溝,這就是共榮大街。並以此路為中軸線向南向北開闢東西走向的路九條。南北走向的路八條。益發合、雙發泰、太生東、復盛隆等二十多家,在這裡加工制米。日本人的三泰棧不但建制米廠,還開了油坊,甚至把糧棧都搬到腰站來。象日清棧、佐藤精米所也進入腰站,日本人新開的糧谷加工廠津秋精谷所、三省號也都建在這裡。朝鮮人也不例外,太昌商會、天一商會設了大米廠,太豐東、益順祥不但制米,還打油。總之,這裡集中了絕大部分能進行糧谷加工的糧商。
腰站成了各大糧商雲集的地方,家家在此購糧,因而農村賣糧大車來往不斷。還有一些賣布的、上下雜貨鋪和小飯館也都在這裡開了業。日本人的還把拉腳的馬車伕都集中到了腰站處,那一帶漸漸變成了很有名的地名——馬車房子。
鄭慶義在腰站租的那塊地,位置在瑞興街以東,大正街以西。所建的義和順外棧,其東大門對過正是滿鐵獨立守備隊營房的西大門。義和順外棧建有房屋五十間,有十多盤碾子磨,高粱米和小米都在這裡加工。眾多糧商擠到腰站,雖說都有自己的購銷渠道,可是產生競爭是避免不了的。這種局面的出現,也讓鄭慶義興奮異常。要想在競爭中取勝,不僅產品質量高,也需要使用一些手段。
隨著鄭慶義買賣不斷擴大,財富迅速膨脹,一下擠入大糧商行列。加之人緣好,被站內商戶公推為商會會長。
一大早鄭慶義就來到客廳,和外地夥計通完電話,招呼年青的:“走!去中國街。”
年青的馬上說:“有個客人找您,您正打電話,我就讓他等一會兒。”正說著,一個人進屋大聲地說:“鄭老寒剛當會長,這譜就擺大了。”
鄭慶義一聽,馬上起身迎接道:“哪裡,哪裡。旺庭兄,你可是我最親的大哥。擋誰也不敢擋你。”說完對年青的說:“以後,凡是我最好的哥們,不管我在做啥,到時候的時候都讓他進來,不得擋駕。你先出去吧。”說完鄭慶義請張東旭坐下,拿茶杯親自給張東旭沏茶。
張東旭接過茶杯,放到茶桌上後說:“哎,該擋還是得擋。習慣了也就沒關係了。恭喜你哈,當上了會長。”
“李久如咋不幹了呢?”
“這個我還真說不清。”
忽聽外面有人問:“寒山在家嗎?啊——,得叫會長呀。”
鄭慶義聽到後,起身向門口走去,邊走邊說:“喬老爺可是不得了,我不迎接還不知咋編排我呢。向齋兄,快進來吧。”
喬向齋剛邁進門坎就笑眯眯地說:“恭喜你終於當上了站內會長。你要是不當,誰還會有資格當?為兄佩服你,幾年之內成就你的事業。”
鄭慶義忙說:“向齋兄,你不會是專門來挖苦我的吧。”
喬向齋風趣地說:“我可沒那功夫。聽說梅亭來了,是不是又來採購大豆?旺庭兄一向可好?”
張東旭站起來說:“挺好,我來就是想問這個事,還沒等說呢你就到了。寒山,這次量大不大?”
喬向齋風趣地說:“會長,這回你吃肉,得給我們留點湯啊。”
鄭慶義:“你就別逗了,到時候的時候有酒大家喝,有肉大家吃。這次來,他就不走了。”
兩人聽鄭慶義這麼說,楞住了,半天沒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