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劉松泉:“島村是個中國通,他用茶字來探聽虛實,就是想探你的態度,瞭解寒山的對建新市場看法。”
賈正誼:“是啊,島村問我:‘中庸之道,可後發制人?’後又說:‘我拜讀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國曆來崇尚儒家,儒家思想佔有統治地位。中庸之道,不為之過,也無不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何談後發制人?’我說:‘柔和之術,借力打力。’”
喬向齋:“你這中庸之道的解法,必定提醒了他想到了啥對策,不久便可知之。”
鄭慶義不解:“向齋兄,你為啥這麼認為?”
喬向齋說:“無論滿鐵會社,還是三泰棧,他們都是執行日本國的經濟侵略政策。滿鐵抓住鐵道這個動脈,可收刮關東豐富資源。三泰棧不但收刮資源,他們還極力推銷日本貨。只是手段不一,御廚在前臺明火執仗,島村喜久馬更加陰險毒辣。”
鄭慶義舉起酒盅:“向齋兄說的太傷腦筋,咱就是一個買賣人,只管做買賣。我就不信能把買賣人都趕出去不成?來!喝酒。”
張東旭說:“其實你們啥也不用猜了,那個御廚友浦氣性大得狠,聽說已經招民工到鐵道東平地了,估計是把鐵道東開起來,吸引人去那疙瘩。這被不住就是島村的計策。”
喬向齋:“八成是這麼回事,武的不行,開始來文的了。”
鄭慶義:“不說島村了,掃了酒興,來哥哥們幹了這一盅。我提前告訴各位哥哥,我的大義和順馬上就開張了。歡迎哥哥們前來捧場。”
進入二十年代,東北經濟也進入了非常發展時期。特別是關內農民的不斷湧入,使大面積土地得以開發,刺激農業迅速發展,糧谷產量大幅提高,促進了糧油加工業迅速擴張。關東豐富的資源的開發,使日本帝國主義加速利用南滿鐵路,把礦產、大豆三品源源不斷地運往日本國內。經濟的發展,吸引更多的商人來此辦店,也促進了附屬地經濟的擴張,五站在畸形中慢慢地長大了。
滿鐵事務所辦公大樓東側高高的角樓上,一個人站在那裡向觀望。這人就是御廚友浦,自從一面城建新市場後,他每天都站在這兒。盡收眼底的一面城已經初具規模,商民們人來人往,並不太顧及河對岸上碉堡槍口指著。御廚看著看著,一跺腳恨恨地說:“滿人街——!死拉死拉地!”
從四平街火車站出來,沿中央大路向西行,走過三條橫道,來到第四條道上,北側路牌標:“日進街”,南側路牌標:“仁壽街”。義和順新蓋的樓就在仁壽街上,民國十年一九二一年)金秋季節,鄭慶義大張旗鼓地搬進新建辦公大樓。同時舉行開張儀式。
這個地處郵便所南側的新樓,有兩層二十六間房大小,總面積五百二十平米,後面還有一個不小的院套。在這院裡,他又加蓋了小四合院,把家安置在這兒,準備迎娶玉花。這裡成了鄭慶義一切經濟活動的大本營。鋪子的名稱定為義和順糧棧代理店,主營:錢糧業。內部人都親切地稱之為“大義和順”。為了擴大影響,鄭慶義老早就做了開張的準備,商界人士是少不了的,有名的大糧商的東家和掌櫃全都請到了,特意親自去人和長,請師傅方明瑞參加。此外,站內的有關人士,都一一請到。當然,最最應該請的是宋順才,一連去了三封信,和他約定無論如何都要來五站,參加大義和順開張典禮。
從奉天特製的大牌匾,高高地掛在大門頂上,義和順三個大字金光閃閃。大門框一邊掛有銅質牌,上有黑字:義和順糧棧代理店。
義和順老人、新人個個都喜氣洋洋,個個穿得象小財主似的,忙裡忙外接待前來祝賀的客人。只有王貴還穿平常穿的衣服。
胡勒根問王貴:“你這小子,這回錢沒少得,咋不置件新衣服?別忘了你可是義和順大錢莊的掌櫃,咋給東家丟臉呢。”
王貴:“我沒往那上想。反正沒到花的時候,用的話恐怕不夠,你得摘我點。”
胡勒根:“還惦記那日本娘們啊,沒看出來,挺痴情的。”
王貴閉上眼睛,感覺很幸福似的:“忙過這一陣子,我就贖她去!”
鄭慶義身上穿嶄新藏青色綢面對襟小褂,腳下一雙皮鞋打得油旺鋥亮,正春風滿面迎接前來祝賀的客人。最先來的是盟兄張東旭,手下人抬著兩個大花籃,分別放到大門的兩旁,只見他雙手抱拳,頻頻拱手:“寒山,祝賀開張大吉,財源廣進!”
鄭慶義也拱手示意:“多謝大哥捧場,快快請進!”
隨後有益發合分號掌櫃喬向齋、富順鐵匠爐蔣掌櫃、天益亨老東家都來賀喜。
三泰棧華人經理賈正誼到來,握住鄭慶義的手說:“祝賀你鋪子又開大了,島村說他不便前來,讓我跟你說,祝賀你開了大買賣。”
鄭慶義笑道:“黃鼠狼給雞拜年——不懷好意。”
賈正誼:“也不完全是,他對你能留在站內表示高興,祝賀是真的。要是把鋪子開到中國街,怕是不會高興的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