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馳中旋轉,已不見了嗎?”
很像聽老唱片的感覺,戴羽妮的聲音醇厚得有幾分陳舊的韻味,又細膩得無比撩人。
這裡的音很高,但難得的它不是一昧地扯嗓子,也不能把它往高了去唱。
戴羽妮就處理得很好(楊謙教的),真假音切換得幾乎不著痕跡,還唱出了好多層次感。
還有很多細節,比如“已不見了嗎”,戴羽妮在“了”字之後稍微拖了小半拍。
很少有人會注意這一點,但岑良偉“閱(歌)歷”豐富,他能聽得到戴羽妮演唱時候的一些細節!
這樣唱跟直接流暢唱完是有區別的!
沒有仔細聽的人,也能從大方面的感覺上,體會到那種找尋不到愛人身影的迷茫、傷感,這也讓觀眾對她的情感流露又更加清晰的認識,心中也禁不住多了幾分憐香惜玉的想法!
當然,這不是小心機,其實應該說比較高階的唱法,一般的歌手都沒有這樣厲害的咬字功底。
岑良偉翻看過戴羽妮和楊謙在音樂節上唱歌的影片,如果他沒記錯的話,一年前戴羽妮的唱功還沒這麼好,聲音也遠沒有如今的質感。
大機率是楊謙的指導,但不管是什麼原因,戴羽妮的突飛猛進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甚至,岑良偉都產生一個不切實際的想法。
那就是明年戴羽妮去參加《華語好嗓音》,就算拿不到冠軍,以她的聲音和唱功,說不定也能拿到比較靠前的名次。
不過,這個想法想想就行了。
且不問戴羽妮的意願,就以她這次發行的神專,以及她和楊謙如今的名氣、娛樂圈的人脈,都沒有理由再冒著被嘲笑拿不到冠軍的危險去參加《華語好嗓音》。
沒必要!
岑良偉也不覺得戴羽妮會去《華語好嗓音》,她去了最多也只是跟楊謙一樣的冠軍,能證明得了什麼呢?她又需要證明什麼呢?
……
“遠光中走來,你一聲晴朗,
身旁那麼多人,
可世界不聲、不響……”
嘉賓席那邊,這首歌也感染了很多人。
不過,也正是因為它的高質量,這裡頭有幾個專業的人就忍不住討論了起來。
“這個副歌,小楊用的是15634145的和聲程序?(注2)”
陳茂春畢竟也是寫歌的,他雖然還沒來得及去研究楊謙的新專輯,但在現場他一聽就聽出了端倪。
“對,就是這個。”
李光民笑呵呵地點頭。
“我就說嘛,怎麼聽起來這麼熟悉!”
陳茂春拍起了大腿。
“熟悉?”
坐在後頭的任星辰皺了皺眉頭,她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但說“熟悉”兩字,不是質疑楊謙歌曲存在抄襲的情況的意思嗎?
小姑娘畢竟年紀還不算大,屬於一個忍受不了自己偶像被質疑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