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送給大唐十隻望遠鏡,武媚娘大喜過望:
“有了這些望遠鏡,妾身就有由頭把陛下珍藏的《喪亂帖》討要過來了,填補這個世界沒有王羲之真跡的空白。”
周易:“……”
你一句話,就把這十隻望遠鏡抬到了不可思議的高度。
不過該說不說,現實中確實沒有王羲之的真跡了,能看到的,全都是別人仿寫的,而且大部分仿寫者都出自唐初。
周易有理由相信,這些真跡都是李世民收藏的,褚遂良等人借閱後仿寫,才讓後人得以窺見書聖那出神入化的精妙用筆。
不過仿寫的水平再高,也比不上王羲之的真跡。
甚至就連王羲之本人,過了某個階段,也達不到自己巔峰時期的水平。
比如《蘭亭序》,據說事後王羲之又寫了幾個版本,想去掉塗抹的內容,讓《蘭亭序》看起來更整潔一些。
但不管怎麼努力,寫出來的作品都達不到初版《蘭亭序》那種行雲流水的神韻。
看完《飛鳥帖》,周易小心收起來,對武媚娘說道:
“別忘了讓李世民給混元宮寫一份敬獻帖……要標明是自願贈予,不是強行索取。”
武媚娘點了點頭:
“先生放心,妾身省得。”
聊完這些,周易去廚房做雞蛋熗鍋面,武媚娘坐在書桌前,認真翻看著小學教材,打算系統性學習一下現代知識,為以後長期留在這邊做準備。
飯後,周易開著五菱,帶武媚娘去鎮上,給她的房間添置了書桌、書架、梳妝檯、衣櫃、鞋櫃等傢俱。
上次沒錢,只買了床和配套的被褥,現在手裡有錢,該置辦的傢俱得備齊。
真論起來,這可是女皇在混元宮的行宮,不能太寒酸了。
除了武媚娘和公孫大娘的房間之外,周易也給李白的房間增加了一些傢俱和學習用品,另外還去漢服店買了幾套直裰、內搭以及鞋襪,讓大家可以隨時換洗。
傍晚,武媚娘看著房間裡新添置的傢俱,開心得彷彿一朵綻放的牡丹:
“從今日起,這便是妾身在混元宮的家了,多謝仙長。”
周易笑了笑:
“那塊金鋌,就算是你支付的房租吧。”
一聽這話,武媚娘從揹包中又摸出一塊刻著【貞觀】字樣的金鋌,雙手遞給了周易:
“那妾身再支付一塊,免得仙長把這間屋子讓給別人。”
說完又補充了一句:
“下次妾身過來,也給您補一份敬獻帖。”
“行!”
周易沒打算把自己的藏品公開,有沒有敬獻帖其實無所謂,不過萬一有需要,這份帖子就能證明文物的來源了。
雖然歷史上根本沒有這座道觀,但只要文物夠多,混元宮也可以是毀於戰亂又重建的嘛……很多混凝土澆築的寺廟,都是這麼強行追溯歷史的。
晚飯過後,周易換上黑色道袍坐在書桌前翻看黑色記事本。
武媚孃的疆域面積還是方圓二十丈,沒有增加,倒是兌換戶籍的進度有了變化:
【4/363】
在這兒住了兩天,總天數減少兩天,那個小紅點也沒了,現在看來,應該是經歷一次日出和日落,就算呆了一整天。
不知道進度條滿了會是什麼情況,直接憑空多出一個戶口本?還是需要去派出所才能辦理……
有了戶籍,理論上來說她就是個現代人了,一個能往返於大唐貞觀末年的現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