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子陵倚臥在青石上,雙手交疊在腦後,悠然小憩。
良久,太陽一點點往上爬升,直至位於中天之上,閉目的少年終於睜開了雙眼,一雙漆黑的眸子澄澈而明亮,乍一看去,其中彷彿蘊生著光華,有一種奪目的燦爛。
“睡得真舒服啊!醒了醒了,看樣子時機正好。”
他伸了個懶腰,筋骨“咯咯”作響,而後直直起身,盤坐在原地。
下一瞬,純陽意念網羅周身,丹田真氣躍然而動,就要衝破關隘,令功行圓滿。
這十年來,蘇子陵每日都要釋放出大量的陽光能量,由內而外熬煉這具身軀,從四肢軀幹、血肉皮膜,甚至臟腑骨髓、大腦頭顱,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淬鍊,以此推動體質進一步適應改易,不斷提升著全身細胞的耐高溫上限。
他本想著,就算無法達成奇幻般的“不焚者”成就,也要令自己在毫無抵抗的情況下,做到入沸水蒸煮而無傷。
然而隨著上限的不斷拔高,體質改易的進展不可避免的延緩下來,而且在這方面消耗的陽光能量也越來越多。
直到兩年前,他的體質在達到一個新的上限後,就此停滯不前,即便將剩餘的陽光能量全部投入其中,令全身血液沸騰,甚至出現了部分壞死,卻仍然沒有絲毫的進步。
蘇子陵這才明白,或許是血肉之軀的侷限,又或許是物理規則的限制,用本尊前生的話來講,他的身體可以免疫無限接近於一百攝氏度的高溫,然而溫度一旦達到一百攝氏度後,就會難以避免地出現損傷。
對此,他也只能感嘆一句“規則不好打破”,而後繼續汲取陽光能量增大儲存,為內功真氣的修煉做準備。
再說《廣陽功》的修習,由於擁有著極耐高溫的體質,加之可以將陽光能量轉化為真氣內力,而且不懼煎熬反噬,蘇子陵的修為進度可以說是一日千里。
如此早在四年之前,他便順利渡過了“烈火焚身”的難關,將《廣陽功》修至大成,一身變異的廣陽真氣至剛至大,好似烈日炎陽,彷彿比尋常的火焰還要熾熱爆烈。
而且由於純陽意念掌控入微,蘇子陵對真氣的運用極其嫻熟,收發之間任意自如,如臂使指,無需再花費時間苦修,便徹底令功行圓滿。
連城旭知道後驚歎不已,評價他說,“武人內功至境”,“當世真氣威力第一”,“一旦催發,無人可空手而近其身”,“不受反噬,無傷無礙,古今之未有”,“如此奇才,莫非天人乎”。
而那時,蘇子陵才十一歲。
若不是修習的《廣陽功》之後,本就難以轉修《乾坤一氣功》,以連城旭對他的看重,都要將其內定為下一任的九華掌門了。
即便如此,也驚動了三位避世潛修,不涉俗務的太上長老。
也是在這之後,蘇子陵獲得特許,可以隨意進入藏空殿中,遍閱門中數百年積累的藏書,無論星象占卜、尋龍望氣,還是內功心法、人體醫藥,都一一記在心中。
一邊從三教百家典籍、前人猜想筆記中探尋“內功至境”之上的道路,一邊習練劍法輕功、拳腳功夫,提升對戰能力。
終於,在結合了本尊前生諸多小說家筆下的奇思妙想之後,蘇子陵找到了一條最為可能實現,也是最為適合他自己的前路:氣通天地,神破泥丸。
即打破身體內外界限,以自身神意為憑,自身真氣引動天地自然之氣,屆時無論兵器拳腳,一招一式均能借來無匹大力,因而威能倍增。
對於這一境界,蘇子陵給它取了個俗套而恰當的名稱:先天。
在他的設想中,若是想要突破“先天”境界,首先必然是達到“內功至境”的習武之人,然後要做到“煉氣化神”,培育壯大自身神意,最後再神氣互動,一同破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