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啊,小客人你還是先回家去吧,等過個三五日再來,那就差不多了,啊哈……”
船上的老漢打著哈欠,接著道:“且讓老頭子好好先睡個覺。”
“老伯稍待,還且聽小子一言。”
見老漢單手一撐,就要回到船艙,蘇子陵連忙出聲阻止,詢問道:
“老伯能否打個商量,容小子在這船艙裡待上三兩個晚上。”
他從懷裡掏出一個小布包,將剩下的九枚銅板盡數取出。
“小子可以付錢,三個銅板一晚,老伯可應許否?”
“嗯?”
老漢聞言,眼睛一眯,仔細地打量著站在渡口上的蘇子陵,只見他杵著鋤頭提著罐子,一副衣衫襤褸的樣子,然而一張小臉卻白嫩乾淨得很,明明個子小小很稚嫩,卻又老成大膽不怕生,看上去很是奇怪。
“見怪莫怪,見怪莫怪。”
老漢口中唸叨了兩句,方才對蘇子陵說道:
“只要小客人願意,老漢我自是樂得賺幾個板子,反正空著也是空著。”
他指了指另外一艘小船,說道:“這一艘無甚雜物,正合小客人暫住。”
“銅板,每日三枚就夠。至於吃食,小客人請放心,這偌大太湖,別的啥沒有,魚蝦一定管夠!”
“小子多謝老伯了!”
蘇子陵躬身道了謝,就見老漢哈哈笑著擺了擺手,起身走到船頭,將另一艘小船拉近,而後一步跨上,拾起竹竿一撐,小船就轉了個身靠近渡口。
上了小船,蘇子陵將三個銅板交給老漢,問道:
“老伯,這都過了中午了,小子沒吃飯,可有什麼能吃的嗎?”
“哈哈!”老漢笑著掂了掂到手的銅錢,回道:“小客人且稍待。”
他迴轉另一艘船上,從艙裡提起一張漁網,走到船尾處站定,眯著眼掃視一圈,然後扭身提勁,甩手將漁網撒了出去。
漁網在空中張開,籠罩著落入湖面,濺起一陣水花。
不過片刻,老漢“嚯喲”一聲,抓緊手中的網線往回拉。
漁網慢慢出水,時不時一陣晃動,這是其中的魚兒在甩尾。
“好傢伙,真是龍王爺保佑!”
老漢默唸一聲,轉頭喊話道:“小客人可有什麼忌口的?草魚?鯽魚?銀魚?還是螃蟹?”
“只管說來,老頭子立馬幫你料理了!”
“多謝老伯,小子沒什麼可忌口的,吃嘛嘛香!”蘇子陵笑著回答道。
“那行!正好老頭子也有點餓了,給你燉個三魚螃蟹湯,準包小客人滿意!”
老漢也來了興致,將爐子點燃,陶盆架起,灌上半盆湖水,放入指甲一半大小的鹽巴,將鍋蓋一蓋。
然後取出砧板菜刀,當即開始刮鱗剖腹,挖鰓去肚,雙手麻溜地拾掇起來,蘇子陵蹲在一旁目不轉睛地看著。
很快,陶盆中的水沸騰起來,老漢將去了頭尾的兩條鯽魚,一條草魚,十幾條銀魚,還有三隻螃蟹一股腦兒的放入盆裡,用木勺子攪動了一圈,再把鍋蓋蓋住。
“咱數十個數,就能起鍋開吃了!”老漢在一旁哈哈笑著說道。
取出爐子裡的木柴,將火焰熄滅,老漢取出兩副碗筷,掀起鍋蓋,一股白色的熱氣蒸騰而起,瀰漫在船艙裡。
就這樣,一老一少端著木碗,對著滾燙的鮮湯開吃起來。
等吃完魚肉螃蟹喝完湯,蘇子陵幫著老漢收拾完,然後一個盤坐在船頭曬著太陽,一個坐在船艙裡扇風乘涼,相對著閒聊起來。
當然,蘇子陵說的很少,對於自己的來歷,也只用一句“父母早逝,兄嫂寡恩,要去江右投親”搪塞了過去。
言談之中,老漢自稱姓吳,自小在這太湖邊上長大,大半生都在撐船載客,娶妻生子,子媳生孫,日子雖算不上和樂,倒也穩當。
後來如何,吳老漢沒有多說,但蘇子陵瞧他獨自一人在這裡看顧渡船,暗自揣測著應當是出了什麼變故,面上卻仍然聚精會神地聽他講這太湖邊上的風土人情、風聞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