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葉蓁蓁第二次開始收拾行李準備跟父母回鄉的時候,一道晴天霹靂朝著她砸了下來。
她被選中成為今年這一批即將上山下鄉,到偏遠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知識青年。
這是葉蓁蓁一家始料未及的。
更讓人始料未及的是,事情已經板上釘釘,無法改變。
再有一個月,下去的具體地點就會出來,到時候就得離開父母,獨自前往一個陌生的地方,自己靠自己的雙手吃飯。
想到這裡,即將回鄉的熱情都消散了,葉春華倆口子坐在沙發上齊齊唉聲嘆氣。
“老葉,你說這算怎麼回事啊?咱們家蓁蓁從小就沒幹過活,到了農村去,哪有活路啊?”
這不是上山鄉下的開端,早從1955年起,就開始有知青下鄉去搞建設了。
章素雯住在城裡,平日裡又沒有事情做,經常和人一起打毛衣扯八卦,沒少聽說關於那些知青在下鄉的遭遇。
“我也沒想到……可上面說了,這事情沒得商量。”葉春華也很苦惱,早知道……早知道他就先不辭職了,這辭了職,許多事情辦起來就不容易了。
不同於父母的悲觀擔憂,葉蓁蓁的心態要平和很多。
下鄉的情況再難,難得過前世被攆回鄉下嗎?
比起上輩子成分差被排擠,幹最苦的活吃最差的伙食,這輩子起碼下去是個知識青年,起碼成分沒問題,不至於被排擠得那麼厲害。
當然了,她也有自己的擔憂。
前世後來文|革結束之後,很多不堪的事情曝光出來,不少女知青在上山下鄉的過程中被迫被人欺辱。
尤其是六九年以後下鄉的女知青,只有插隊的模式,也就是到農村跟普通社員一樣掙工分、分紅分口糧。
下鄉之後,命運基本上就掌握在了那些農村基層幹部手裡。
運氣好,碰到心態平和的幹部,那麼也就是累點兒苦點兒。
萬一運氣不好,碰到心術不正的幹部,他們會利用職權,借招生、招工、上學、發展黨員之機,欺辱女知青。
葉蓁蓁就怕碰到這種人。
不過事情已經定板,她沒把自己的擔憂說出來,反而朝著葉春華和章素雯安慰道。
“爸,媽,沒事的,我不會可以學的嘛。這不是還有一個月才去,我還有時間可以學學做飯啊什麼的,起碼到了村子裡不至於餓死吧。”
葉春華看著閨女一派天真的樣子,再想到那些齷齪的事情,真是……有苦難言。
“哎……”
他又忍不住想說了,這勞什子的無產階級革命,真是害死個人了!
“傻蓁蓁啊,你什麼都不懂,你不懂啊,你要是有什麼事,你讓媽媽可怎麼活呀!”
章素雯看著葉春華無計可施,一臉愁容,忍不住哇啦一聲哭了起來。
“早知道,早知道前天咱們就走了好了。”
聽到章素雯這話,葉蓁蓁沒忍住笑了起來。
“媽,走了人家也會把我找回來的,名單都報上去了,不是走不走的問題。既然無力改變,不如積極一點,多為了我下去做些準備,才不至於到時候遇到困難無計可施不是。”
幹農活那一套,她有前世的經歷在,完全不在話下。
她就怕碰到心術不正的人,那樣就悲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