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重九之俗,年頭卻也不算久遠。”無名先生飲下一口菊花酒,“若說源頭麼,當是南朝吳叔庠在《續齊諧記》中所記之事,離今不過五百餘載。”
“恩師,書上所記何事呢?”藍怡端了一盤涼拌野菜出來,好奇問道。
“書上載,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學道多年。一日,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那天,你家將有大災,其破解辦法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係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重陽之日,桓景帶全家依費長房之言而行,夕還,見雞犬牛羊均暴死。”無名先生詳細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藍怡連連點頭,不由又好奇問道,“恩師,書上還記載了其他的故事麼?”
“還有不少,此書在坊間已少流傳,為師收了一本,只是未帶過來。”無名先生看著小徒弟眼中的失望,微微一笑,“不過是些小故事罷了,大多你都聽過,如今天澤便住在這裡,改日可讓他給你講講。”
旁邊坐的雷天澤點頭應下,“為兄幼時讀過,倒可為四妹講幾則解解悶。”
藍怡笑吟吟地應下,“那就有勞三哥了,我去將鍋裡的重陽糕端出來。”
說罷,她一拉周衛極的衣袖,“衛極,重陽糕熱,你幫我端,好不好?”
周衛極起身隨藍怡進廚房,看她開啟鍋蓋,熱氣散去後,藍怡先用到切了重陽糕的一角,用筷子夾著遞到周衛極嘴邊,“你嚐嚐看,可好了?”
重陽糕就是用面夾以紅棗、栗子等做成的花糕,看起來很是漂亮。周衛極就著筷子嚐了一口,點頭。
“那你幫我把這一層端下來吧。”
周衛極端下一層籠屜,第二層亦是一個大大的重陽糕,藍怡又切了一角,給周衛極嘗過。
“這個是肉糕?”周衛極咬了一大口,“比方才那個棗子的好吃。”
“就曉得你愛吃肉糕!”藍怡利索地切開重陽糕,在籃子裡放了兩大塊。然後又切了薄薄的一條。一指小凳,“衛極,你坐下來。”
周衛極挑挑眉。坐在凳子上,抬頭看著藍怡。
藍怡用手拿著切好的重陽糕條,莊重地貼在周衛極的寬闊飽滿的額頭,“願衛極百事俱高。”
周衛極一愣。“媳婦兒,還有如此講究?”
“有的。”藍怡認真言道。其實按風俗,應是母親為兒女貼重陽糕祝福罷了,反正都是美好的祝福,她送給周衛極也一樣。
周衛極頂著重陽糕站起身。低頭把重陽糕轉帖在她的額頭上,“願媳婦兒百事順遂。”
不是俱高,而是順遂。藍怡暖暖笑了。好,百事順遂。
藍怡取下糕點。指了指籃子,“咱們一塊把重陽糕給爺爺送過去,再裝幾個蒸螃蟹和一壺菊花酒,你看還要帶什麼?”
周衛極看了看,“再帶幾塊烤肉便夠了。”
“四叔那邊呢?”
“只帶重陽糕和菊花酒吧。”週四發是周衛極的親叔,重陽糕和菊花酒是必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