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晌睡醒,藍怡也感受到空氣中的水汽濃郁起來,似乎天正在醞釀一場大雨。她將家裡收拾一遍,在村東山坡上吃草的山羊也牽回來進了羊棚子,家裡的五隻小白鵝似乎也曉得要下雨,早早地從溪水邊回來,在樹下打著盹,樹上的知了也是有氣無力的叫著。
宇兒跑去隔壁牛蛋家玩,藍怡在院子裡收拾這幾日晾曬的草藥和野菜,寶寶則乖乖地坐在草蓆上,看著孃親收拾東西。
“寶寶,我們晚上喝粥,好不好?”
“好。”寶寶不甚清晰地回到。他現在只能說幾個字,諸如“娘”、“哥”、“花”、“喝”“咩”、“騎”等,都是關乎到他的喜好的,藍怡與宇兒已經能明白他要表達的意思。小孩子的智力開發是個重要的事情,藍怡經常引導他思考問題或說話。
“那孃的乖寶想吃什麼菜呢?蛋蛋還是肉肉?”
“單。”寶寶嘟著小胖臉,他能聽的懂。
“好,咱們吃蒸雞蛋。娘等著寶寶會走路了,帶著寶寶去樹林裡,摘果子吃,好不好?”
“吃。”寶寶對太長的句子沒有辦法,孃親說的雖慢,但是他也只聽到吃的。
“恩。過幾日入秋了,娘想想,山裡的毛桃該熟了吧?娘想摘些乾果回來存著,冬天給你和哥哥吃,核桃,栗子之類的肯定有,其他的比如榛子也不知道有沒有,山楂樹有娘看到了……”
藍怡說著便自己沉思起來,過冬是個大問題,沒暖氣沒空調沒綠色蔬菜,她要準備的東西還很多。
“娘,娘。”寶寶見娘不理他,不高興的揮著小胖手。
“娘在呢,呵呵,寶寶,咱家小雞呢?”
“啊啊!”寶寶轉轉小腦袋,激動的指著院子裡尋食的小雞。
“寶寶真棒,咱家山羊咩咩呢?”
“啊啊!”寶寶又指著羊圈喊到。
藍怡很有成就感的點頭,“寶寶真棒,真不愧是孃的好孩子。”
“娘,我回來啦。咩咩和毛驢都躺著不吃草,娘你說他們是不是生病了?”宇兒開啟門跑了進來,將小揹簍裡的草倒給山羊咩咩。他出去玩也還記得該打些草回來喂活物,其實自從藍怡圈上了山坡後,山羊和毛驢吃草直接在山坡上,只兩隻小黑豬也不用打多少豬草,但是宇兒覺得他是大孩子,應該幫助孃親一起做家務。
“恩。咩咩和毛驢不是躺著,它們那樣叫臥著。你看它們把腿放在身子下面,對不對?它們吃累了,休息呢。”藍怡耐心地更正宇兒的說法,他現在五歲,週歲滿了四周,在現代該去幼兒園學習知識,藍怡開始循序漸進的教導他認識事物和樹立正確的觀念。
“恩,是臥著呢。娘,咱們躺在炕上睡覺,腿沒在身子下面,叫躺著。”宇兒很聰明的舉一反三,高興地喊道。
“呃,是躺著。”不過想到自己跟驢和羊比姿勢,藍怡還是滿臉黑線。
“豬!你的鼻子有兩個孔,生病時的你還掛著鼻涕牛牛。豬!你有著黑漆漆的眼,望呀望呀望也看不到邊。豬!你的耳朵是那麼大,呼扇呼扇也聽不到我在罵你傻。豬!你的尾巴是卷又卷,原來跑跑跳跳還離不開它。哦~~~”宇兒高興地唱起來,這首歌是藍怡前幾日教給他的,宇兒很喜歡,現在已經傳遍北溝村,很受小夥伴們歡迎。
藍怡和寶寶也跟著一起拍手哼哼,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一牆之隔的東院,院中的荒草已經除去,更顯空曠。只井邊茂密的梧桐樹下,一個躺在躺椅上,閉目休息,此人正是周衛極。
宇兒充滿童趣的歌聲傳來,他舒展雙眉,露出笑意。與藍怡見過沒有幾面,但是他卻覺得對這小婦人十分熟悉,她哄孩子時柔柔的嗓音,做出好吃的飯菜時自豪的語調,都印在了他的耳朵裡,這些讓他知道隔壁的小婦人雖然在外人面前是一副冷冰冰的樣子,對自己的孩子確實十分疼愛和溫柔的。
似乎,每次從衙門回來躺在這裡,傾聽她們的聲音,讓他覺得有了家的感覺。漸漸的,這些聲音替代金戈鐵馬、聲聲戰鼓,助他入夢,一夜好眠。